2021年1总则

2021年1总则

ID:69291946

大小:261.41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1-11-20

2021年1总则_第1页
2021年1总则_第2页
2021年1总则_第3页
2021年1总则_第4页
2021年1总则_第5页
2021年1总则_第6页
2021年1总则_第7页
2021年1总则_第8页
2021年1总则_第9页
2021年1总则_第10页
资源描述:

《2021年1总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民法是权利法、私法、实体法。民法分为形式上的民法和实质上的民法。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实质上的民法是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没有形式意义上的民法,但有大量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存在。民法通则第2条的意义(了解)1确立了我国民法统一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地位。2确立了民法调整横向的市场交易关系,经济法或称经济行政法调整纵向的经济管理关系的立法模式。3确立了民商合一的立法体制,商法只能作为民法的特别法存在。4

2、确定了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和内容,结束了长期以来有关民法定义的争论。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1、财产关系。是指人们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关系。特点:①民事主体在民法上的地位是平等的。

3、精.

4、品.②当事人意思表示自由。

5、可.

6、编.③等价有偿,但当事人依法形成赠与、无偿代理等民事关系也是法律所允许的。

7、辑.

8、学.

9、习.2、人身关系。没有财产内容但有人身属性的社会关系。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特点:

10、资.

11、料.①非财产性。*

12、②专属性。*

13、*③固有性。

14、*人格关系是指因民事主体的人格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人格利益是指人

15、的生命健康姓名名称肖像名誉等

16、

17、欢.方面的利益。人格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人格权关系。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依法固有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的、为维

18、迎.

19、下.

20、载.护主体的独立人格所必备的权利。身份关系是指基于一定的身份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包括亲属监护等。民法的特点1、民法是权利法。民法最基本的职能在于对民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民法不仅对各项民事主体的权利实行平等保护,而且通过民事权利的保障维护个人的人格尊严、价值和生活的安定,同时还扩大到对宪法及其他法律所确认公民享有的各种经济文化权利的保障。2、民法的内容主要是私法。(1、公、私法的划分标准:⑴利

21、益说,乌尔比安;⑵隶属说,也称意思说,德国拉邦德;⑶主体说,德国耶律内克;⑷本世纪公私法部分相互融合。2、区分意义:⑴有助于在私法领域提倡当事人意思自治,减少国家干预;⑵充分尊重和保障自然人的财产权和人身权;⑶明确民法的基本属性。明确民法是私法,尽量减少强制性规范。)3、民法主要是实体法。4、民法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尊重当事人意思自由,允许当事人通过协商改变法律的某些规定。5、民法强调平等协商和等价有偿原则。民法规范的对象(财产所有和交易关系)所决定。民法与商法的关系(了解)1、形式上的专指民法典之外的商法典以及单行法2、实质上的一

22、切有关商事的法律规范3、民商合一:⑴民法是调整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法,是各种商品关系抽象化的法律表现。商法是民法规范在某些经济活动中的具体化。⑵使我国民事立法体系系统化,避免民法和商法之间的相互重复和矛盾。⑶不可能形成合理的区分标准,不存在重大区别。商法本身不可能组成部门法体系,而只能适用民法的一般原则。民法的总则、物权制度、债权制度实际上已对商品经济活动的重要方面都做出了一般规定,同样适用于商事法规中的一些问题。民法的体系(了解)1、主体制度。独立的主体所必备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等方面的规定,是商品关系当事人在法律上的反映。2、物权制

23、度。规范财产的所有和使用关系的基本制度。3、债和合同制度。直接规范交易行为的制度。第1页,共27页4、人格权制度。人格权应作为一个独立的制度,因为:①民法中两类基本权利:财产权和人身权。前者分为债权和物权制度;后者也可以人格权制度单独存在。②主体的人格和人格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非单纯的主体制度所能概括。③人格权制度也不能完全为侵权行为制度所概括。如人格权的确认。人格权必须法定化。5、关于知识产权制度。6、侵权责任制度。侵权法是保障民事权利的权利。单设民事责任的缺陷:①使责任和义务分离。②在立法技术上缺乏逻辑性(如违约责任先于合同制度

24、出现在总则里)。③民事责任种类多样,不仅限于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还包括不当得利返还责任、缔约过失责任等,个性远大于共性,应分别在各项制度中作出规定,集中规定难以统一。7、财产继承制度。有关自然人死亡后将其遗留的财产转移给生者的法律制度。注意:民法的其他制度,如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时效等制度,也是配合上述制度发挥作用的。

25、精.

26、品.

27、可.民法认为建立判例制度的必要性(与法理不同)(了解)

28、编.

29、辑.

30、学.1、判例法与成文法各具特点,应将两者融为一体,取长补短;

31、习.

32、资.2、有助于法官在裁判中正确适用法律;

33、料.*

34、3、有助于限制法官的

35、自由裁量权;*

36、4、有利于尽快提高法官裁判质量。*

37、*

38、

39、欢.

40、迎.民法的基本原则的概念(了解)是民法及其经济基础的本质和特征的集中体现,是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民事行

41、下.

42、载.为规范和价值判断准则意义:⑴民事立法的准则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