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病中医诊疗方案

面瘫病中医诊疗方案

ID:68808584

大小:59.1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1-01

面瘫病中医诊疗方案_第1页
面瘫病中医诊疗方案_第2页
面瘫病中医诊疗方案_第3页
面瘫病中医诊疗方案_第4页
面瘫病中医诊疗方案_第5页
面瘫病中医诊疗方案_第6页
面瘫病中医诊疗方案_第7页
资源描述:

《面瘫病中医诊疗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一般高等训练“十五”国家级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脸蛋、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逝,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3)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4)肌电图可表现为反常;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一般高等训练“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杜,2004年);(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2、;(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逝,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丢失,听觉过敏,多泪等;脑CT、MRI检查正常;(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2.复原期:发病16天至6个月;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三)证候诊断1.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2.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3.风痰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作头重如蒙、胸

3、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4.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二、治疗方案(一)针灸治疗:接受循经与面部局部取穴;1.体针(1)急性期治法:驱风祛邪,通经活络;主穴:攒竹四白阳白太阳颊车承浆地仓翳风合谷〔面部穴位取患侧,循经取穴取双侧)配穴:风寒证者,配风池;风热证者,配曲池;风痰证者,配丰隆;操作: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针刺不宜过深,取穴不宜过多;面瘫早期治疗以浅刺轻刺为主,不宜使用电针,针刺量不宜过强;肢体远端的穴位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发病当日即可接受针灸治疗,可把握病情进展,缩短病程,学习资

4、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使病情早日复原;针刺每15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5次休息2日,10次一疗程;(2)复原期及后遗症期治法:活血化瘀,培补脾肾、舒筋养肌、息风止痉主穴:(1)阳白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太阳牵正合谷(2)攒竹瞳子髎睛明颧髎迎香禾髎水沟承浆合谷〔面部穴位取患侧,循经取穴取双侧)配穴:依据气虚、血瘀、痰瘀情形酌加足三里、三阴交、血海、丰隆,以及灸百会、气海、关元;操作:交替使用两组穴位,面部穴位接受平刺或斜刺0.5-1.0寸,接受中等或较强的刺激量,可协作电针治疗;可于地仓、颊车、阳白、攒竹处加电针,选用疏密波或断续波,中等强度刺激,通

5、电15分钟左右;足三里、三阴交穴接受补法,余穴均接受泻法,15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5次休息2日,10次一疗程;患病3个月以后,面部穴位刺激量宜轻,以防倒错和面肌痉挛,并可于下关、颧髎等穴施以温针灸;2.电针一般选取阳白一太阳、下关一巨髎、颊车一地仓三对穴位;阴极在外周,阳极在中心部;波形为连续波,频率1-2Hz,输出强度以面部肌肉略微收缩为度;电针时间约30分钟;3.灸法适应于风寒袭络证者,选取太阳、下关、翳风、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巨髎、夹承浆等面部穴位,接受温存灸、回旋灸、雀啄灸、温针灸或者热敏灸等方法;每次施灸约20

6、分钟;4.拔罐适应于风寒袭络证各期患者;选取患侧的阳白、下关、巨髎、地仓、颊车等穴位;接受闪火法,于每穴位区域将火罐交替吸附及拨下约1秒钟,不断反复,连续5分钟左右,以患侧面部穴位处皮肤潮红为度;每日闪罐1次,每周治疗3--5次,疗程以病情而定;依据病情,亦可辨证选取面部以外的穴位,协作刺络拔罐治疗;(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风寒袭络证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举荐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炙麻黄、熟附子、细辛、荆芥、防风、白芷、藁本、桂枝、甘草等;2.风热袭络证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络;举荐方药:大秦艽汤加减;秦艽、当归、蝉蜕、赤白芍、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地龙、生地

7、、石膏等;3.风痰阻络证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举荐方药:牵正散加减;白附子、白芥子、僵蚕、全蝎、防风、白芷、天麻、胆南星、陈皮等;4.气虚血瘀证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止痉;举荐方药:补阳仍五汤加减;黄芪、党参、鸡血藤、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全蝎、僵蚕;(三)其他疗法依据病情和临床实际,亦可接受红外线照射等疗法;三、疗效评判(一)评判标准1.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立的House-Bra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H-B~分级〕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定;2.中医症状疗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