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858510
大小:3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28
《《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验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苍山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教师、教材、课堂始终是教学的主旋律,而忽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历史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够。我县在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上,忽略了乡土和社区资源等的开发,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我对七年级的3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家乡的历史非常感兴趣,但对家乡历史的认识水平却令人堪忧。因此有必要进行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与研究。为此,我们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特拟定本课题。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2、 1、从课程资源角度讲 为了更好的运用历史课程资源,建立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次序和系统,就要把众多的历史乡土课程资源进行新的分类,能够从多角度向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人文民俗)和历史见解,以便更好的认识和利用它们,对学科知识的整合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2、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讲有的放矢结合时政大事,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使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成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和舞台,加速了历史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开发利用历史乡土资源的热情,还唤醒了学生保护历史乡土资源的意识。尽管
3、学生收集和处理历史乡土资源的能力还有限,学生课题研究和问题解决的水平不高,但是它却能使学生亲自体验和运用历史乡土课程资源,进行独立思考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3、从提高学科德育力度讲 第7页要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有效,往往需要通过具体生动的史实教育来实现,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乡土历史具体真实,学生易于感知接受,易于引起情感共鸣,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好素材。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理宁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
4、乡”。丰富学生的乡土人文知识,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位法学家说得好:“命令的道路是漫长的,范例的道路既简单又实际”。通过学生自己了解当地的英雄模范人物,使学生感觉到榜样是活生生的,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通过学习,都可以成为榜样那样的人物。 三、理论依据 1、《纲要》明确指出:“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2、《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尤为重要的是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
5、世界观,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 3、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中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新课程确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一种与学生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能培养学生综合防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社会责任感等。这证实
6、了格言所说:“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做,就是实践。 4、荀子认为:“行”比“知”更重要。他提出通过学习主体的行动向外探求获取知识。南宋大学问家朱熹主张:“为学之实,因在践履”。他还提出“虚心涵泳”和“第7页切己体察”的自主体验的学习方法。 5、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智力发展的根本原因和机制是活动,儿童智慧发展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因此,教育要发展儿童的主动性,要重视儿童的实际活动等。 6、现代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7、 7、理论学习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切联系时,才是有效的。在特定地域成长起来的学生有强烈的地域人文色彩和情感,开发和研究乡土历史,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的熏陶,历史德育素质的成型将产生直接的影响,感悟历史的本身就是一个历史德育素质的形成过程。 8、从心理学上看,乡土史教学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初中学生处于迅速发展时期,身心各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可塑性和潜能。但初中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弱,加之知识积累少,经验贫乏,对书本知识无
8、法深入理解。而乡土史是学生土生土长的已有浑厚感情的乡土社会演进的历史,易于学生接受。因此,会缩短学生认识水平和遥远的历史事实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