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mpacc初试252高分备考经验分享

2012年mpacc初试252高分备考经验分享

ID:6857978

大小:3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28

2012年mpacc初试252高分备考经验分享_第1页
2012年mpacc初试252高分备考经验分享_第2页
2012年mpacc初试252高分备考经验分享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2年mpacc初试252高分备考经验分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2年MPAcc初试252高分备考经验分享考研论坛  sjloveloveyou  2012-06-05Google提供的广告全国高校在职工程硕士报名华中科技大上海/江苏项目管理研究生,学历、学位、IPMP,电话02122816022www.91degree.cn8月25日交大MBA全国巡展交大经管学院:国内唯一获得AMBA/EQUIS/AACSB国际权威认证的商学院mba.acemsjtu.com/MBA  不可否认,会计专硕是一条捷径,有人短短时间就拿到了高分,但是我想,踏踏实实准备终究没错,牛人毕竟

2、属少数。最近出的国家线有点莫名其妙,会计专硕到底有怎样的明天谁都不知道,但是既然决心准备,就不计后果,不要考虑那么多未来的变数,闷头往前奔就是了。  考研的确相当于找工作,过关斩将,最后找到出路。从去年7月到现在,这段“求职经历”终于告一段落,有了结果。我本科普通211会计专业,成绩不突出。会计硕士初试252,综合165,英语87,绝对有运气的成分,但料想也可以谈一点体会和心得。通过努力做成一件事,对自己也是一个交代。以下纯属个人的想法,仅供参考,所谓经验都是因人而异,我认为题海战术对我有效,未必适用于大家。

3、  一、备考时间及心态  之前从来没有过考研的打算,也没有准备过学硕,6月份才萌生考专硕的意向,买了本2011年的大纲随便做了做,了解了一下题型、考法,7-8月上了20天的辅导班,课余做题很少。9月开学至考前一直在准备,11月中旬开始每周双休参加辅导班的冲刺模考,中间没有找工作没有考公务员没有考银行。  1、关于时间:个人认为,专硕这两门,没有必要把战线拉得太长,但是英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靠2、3个月突击出来的。近阶段无论你看不看综合科,英语多少是要看的,无论是采取什么方式,我六月之前都在准备BEC,可惜

4、差了几分挂了等等。其次,不要忽视专业课,每个人都是以闯入复试为目标的,专业课总是逃不了,不要丢,没坏处。  并不是每天从早上7点坐到晚上12点就是认真,而要讲究效率,每天早晨制定好当天一定可以完成的计划,高效率地完成了任务就可以了。因为会计硕士初试只有两门,时间是充裕的。劳逸结合对我来说是挺重要的,中间一定会遇到不止一次的瓶颈期,不要慌,放松一下。尤其是到12月,人完全处于焦躁的状态,沉得住气很重要。  2、关于辅导班:报班向来是因人而异的,暑期辅导班引导我迅速入门,找到方向,大多数时间我还是自己拼命做题。辅

5、导班的话不能全信,所谓押题我看也没帮到什么忙,最后的模考冲刺倒是给了我一些测试的机会。考前辅导班的模拟试卷网上都有,很多论坛上的同学做得比报班的同学好很多,可能跟考试的氛围也有一定关系。  3、关于心态:摆正考研在你心中的位置,本来考研就是一场输赢均等的博弈,选择了这条路心无旁骛很重要。毕竟,一边考研一边找工作、考公务员,结果两头兼顾的人很少,如果一心一意想考上,暂且放掉其他杂念吧。当然,如果只是把考研当作各种出路的一种,去试一试也未尝不可。  4、关于择校:准备考研之前,不要整天纠结于“我考什么学校”这样的

6、问题,先按名校的标准要求自己去准备,10月份再去考虑择校问题也不迟。就我而言,最初的目标和最后的结果已然不同了。网上有许许多多小道消息,有选择地去听,自己能亲自去了解学校的信息比较靠谱。  5、关于研友:个人认为扎堆学习效率不高,大家坐在一起看书,嘻嘻哈哈一天就过去了,也很容易被一些半途而废的同学影响了心态。平时经常跟准备相同方向的同学交流一下心得、互通有无很必要,互相讨论一下难题很有帮助。个人很喜欢别人问我问题,被问住了正好找到薄弱点。  二、参考书  1、管理类综合  ①大纲和大纲解析:大纲和大纲解析通通

7、形式大于实质,尤其是数学练习没有解析,题也很不对路子。按辅导班的老师来说,大纲上的样卷有价值。  ②逻辑:人大版的逻辑历年真题分类精解(周建武)课后解析未必都讲得明白,但是书很重要,反复了3遍。太奇的逻辑高分指南有一些新题,反复了2遍。后三本当中,逻辑精点是在对逻辑一窍不通的情况下做的,可以初准备的时候拿来试水。最后一本人大版的逻辑600题是用来练速度的,其实很多都是真题或改编,就当巩固了。机工的逻辑分册(孙勇)是在12月题荒的时候做的,题目很多很多,一些是从GMAT翻译过来的,有点绕口。总而言之,不管是哪本

8、书,都有许许多多交集的题,重要的是不断总结,同类型的题有什么方法可言,我是通过不停地做慢慢找到感觉的。形式逻辑很简单,辅导班教的捷径非常管用,但是譬如削弱加强这种批判性思维逻辑,只能靠自己悟。  ③数学:最初用了机工的数学分册,了解了考试的方向,只做了一遍就丢到一边了。然后花了很长时间做的高分指南和考前冲刺,难度比较大,题目比较百变,对自信心有打击,比真题难,各反复了3遍,再按照网上的重、难点题过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