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骨骼系统

医学影像学骨骼系统

ID:6841520

大小:4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27

医学影像学骨骼系统_第1页
医学影像学骨骼系统_第2页
医学影像学骨骼系统_第3页
资源描述:

《医学影像学骨骼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骨肉瘤的X线表现分为成骨型、溶骨型、混合型,各类型肿瘤其表现有所不同总体上具有四大征象:*溶骨性骨破坏:皮质、松质、骨膜新生骨*骨膜反应:Codman三角*肿瘤骨形成:为诊断最重要依据*软组织肿物:肿瘤侵入软组织3.骨疏松与骨软化的不同骨疏松骨软化骨量减少密度减低类骨矿化不足密度减低骨小梁细少清晰骨小梁粗糙模糊罕见假性骨折假性骨折较常见骨折发生率〉畸形畸形发生率〉骨折4.长骨骨折基本X线表现1、骨折线2、断端错位、成角(对位对线关系)3、端重叠4、断端旋转5.椎体骨折X线表现X线表现:椎体变扁呈楔状;椎体可

2、见横行高密度带;有时可见分离骨片;椎间隙正常;后突成角,错位6.腰椎间盘突出的CT、MR表现CT表现:1.椎间盘边缘超过相邻椎体边缘:椎间盘膨出为均匀性凸出,椎间盘突出为椎间盘后缘局限性突出于椎体后缘;2.硬硬膜囊受压变形,硬膜外脂肪间隙狭窄或消失,侧隐窝变窄;3.神经根受压移位;4.合并髓核钙化、椎间盘真空征、椎体后缘骨赘、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上下关节突退变增生MRI表现:1.矢状位突出的椎间盘呈半球状、舌状向后方或侧后方伸出2.横断位变性的椎间盘后缘均匀或局限性突出于椎体后缘,硬膜外脂肪、神经根及脊髓

3、受压移位变形3.脊髓受压可出现水肿或缺血性改变4.髓核游离时,游离的碎块与椎间盘主体分离,存在于硬膜外间隙,可位于椎间盘水平,也可位于椎间盘上方或下方的椎体后方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参考答案:1.软组织肿胀:发病24小时后可见2.骨质改变:发病2周后可见骨破坏:干骺端,不越骨骺,逐渐遍及骨干骨膜反应:明显,形成骨壳后致骨外形改变死骨形成:大小不等,小可吸收,大需手术软组织肿物:脓液穿透骨膜聚于软组织内骨质增生硬化:骨干变粗,髓腔消失主要特点:早期表现为软组织肿胀不同范围的骨破坏不同程度的骨膜反应死骨形成

4、脊椎结核的影像表现X线表现:•椎间隙变窄(出现早)•椎体破坏呈楔状,或呈塌陷状并相互嵌入•椎体后突,脊柱成角畸形•寒性脓疡•愈合后:椎体形态不规则,但密度正常,椎间隙消失,椎体呈骨性融合CT表现:骨破坏呈多发、散在碎片状椎体后突可见椎管狭窄脓肿呈液体样密度改变脓肿边缘可见异常对比增强MRI表现:相邻椎体信号异常椎间隙变窄、信号异常椎旁脓肿呈液性信号表现脊髓受压、水肿关节结核与化脓性关节炎的不同参考答案:化脓性关节炎特征是急性起病,症状明显,早期即可出现关节间隙变窄,骨端破坏先见于关节的承重面,破坏区比较广泛

5、,晚期表现关节骨性强直滑膜型结核多为慢性发展,骨破坏先见于关节的边缘,以后累及承重部分,关节软骨破坏较晚,间隙狭窄出现较晚,邻近肌肉萎缩及骨质疏松明显3、长骨结核、脊椎结核影像学表现X线:长骨结核—松质骨中出现局限性类圆形、边缘较清楚的骨质破坏区,邻近无明显骨质增生现象;骨膜反应少见;在骨质破坏区有时可见“泥沙状”死骨。脊椎结核——溶骨性骨松质破坏,以腰椎多见,椎体塌陷变扁或呈楔形;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椎体融合;脊椎曲度改变(后突);椎旁脓肿形成(冷性脓肿)。CT检查:长骨结核——低密度的骨质破坏区,其内常见

6、多数小斑片状高密度影为死骨;病变周围软组织肿胀;结核性脓肿密度低于肌肉,增强后可有边缘化。脊椎结核——低密度骨质破坏、死骨和椎旁脓肿的显示优于X线平片;椎管狭窄;结核性脓肿呈液性密度,增强后呈环化增强。MRI检查:脊柱结核的骨破坏区在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并混有少许低信号影。骨破坏区周围骨髓反应性水肿在T1WI上也呈低信号,而T2WI上呈高信号。结核性脓肿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其内可见斑点状或索条状低信号影,代表脓肿内的纤维化和钙化,增强后脓肿壁可强化。4、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7、诊断良性恶性生长状况:生长缓慢,无转移;生长迅速,可有转移局部骨变化:呈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锐利与正常骨界限清楚,骨皮质变薄、膨胀,保持其连续性;呈浸润性骨破坏,边缘不整,病变区与正常骨界限不清,累及骨皮质,造成不规则破坏和缺损骨膜新生骨:一般无骨膜新生骨,病理骨折后可有少量,无骨膜三角;多出现不同形式的骨膜新生骨,并见骨膜三周围软组织变化:不侵及邻近组织,但可引起压迫移位,多无软组织肿块影,如有肿块,边缘清楚;易侵入及邻近组织、器官形成骨外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5.骨肉瘤(恶性骨肿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

8、和分型好发年龄:青少年,11~20岁约占50%好发部位: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干骺端为多发位置)临床特点:局部进行性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局部皮温常较高并可由浅静脉怒张。病变进展迅速,早期即可发生远处转移,预后较差。实验室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常较高。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表现为各种形式的骨破坏和瘤骨形成,不同形式的骨膜新生骨及其破坏,软组织肿块,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中的肿瘤骨形成等。CT检查:骨肉瘤的骨破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