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状态下阻塞定位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状态下阻塞定位研究

ID:6833716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2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状态下阻塞定位研究_第1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状态下阻塞定位研究_第2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状态下阻塞定位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状态下阻塞定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状态下阻塞定位研究  手术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1],其中以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应用最为广泛,但据大量文献报道UPPP术后6个月以上统计有效率仅为50%左右[2]。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是多数OSAS患者的上气道存在多平面的阻塞,阻塞部位的定位以及造成局部阻塞的解剖因素分析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价值。研究证实,

2、清醒状态下各项检查不能判断OSAS患者睡眠状态下的阻塞部位[3,4]。所以许多学者对OSAS患者睡眠状态下上气道阻塞部位进行了研究,主要方法有:上气道及食管测压、CT扫描、磁共振成象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X线荧光透视动态观察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等。常规MRI扫描一般耗时长,无法动态观察上气道阻塞的情况。我们应用超快速MRI观察了20例OSAS患者,其中5例患者未能入睡,故仅报道15例患者睡眠状态下上气道的阻塞情况。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15例患者平均

3、年龄39岁(30~59岁),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为30.5±3.8(±s,下同)。15例中有2例为UPPP术后6个月以上患者,2例患者术后打鼾症状消失,但嗜睡症状无明显减轻,睡眠时仍有明显呼吸暂停现象,手术后呼吸紊乱指数(respiratorydisturbanceindex,RDI)分别由44.1、53.6下降到35.2、42.5。  二、仪器设备及方法  1.采用澳大利亚Commpumedics公司多导睡眠监测(polysownography,PS

4、G)仪。PSG监测指标包括:脑电图、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眼动电图、颏舌肌肌电图、口鼻气流、胸腹动度、腿动、体位等。  呼吸暂停为:呼吸消失≥10s,低通气为呼吸气流下降50%以上,而且伴有血氧饱和度(oxygensaturation,SaO2)下降≥4%。RDI为呼吸暂停指数与低通气指数之和。  2.OSAS的诊断标准:为RDI≥5次/h。  3.上气道分三个解剖区。软腭后区(retropalateregion,RP)气道:自后鼻嵴水平至悬雍垂下缘。舌后区(retroglottalregion,R

5、G)气道:自悬雍垂下缘至会厌上游离缘下方0.5cm。会厌后区(epiglottisregion,EPG)气道:自会厌上游离缘至会厌根部。  4.磁共振成像:扫描使用PhilipsACSNT15型1.5T超导系统,Neck-quad表面线圈。扫描序列:包括SE序列T1WI轴位和正中矢状位,TFE序列动态。扫描参数:TR为613ms,TE为15ms,FOV为220~240mm,层厚5mm,层间隔为0.5mm,NSA为3层数为18,扫描时间为3min53s。T1TFE翻转角20°。  MRI扫

6、描方法:在MRI检查前5min应用安定10mg肌肉注射。对有明显嗜睡症状的8例患者未应用镇静剂。嘱患者平静呼吸,不要做吞咽动作,进行常规矢状位和轴位扫描。  检查过程中使用呼吸门控技术监测患者呼吸,在出现呼吸暂停时先进行正中矢状位上气道连续动态扫描,然后进行轴位各区上气道连续动态扫描,扫描平面RP区取软腭组织的中间平面,RG区取悬雍垂与会厌尖部的中间平面,EPG区取会厌上游离缘向下0.5cm,对每个层面在多次呼吸暂停时做连续动态扫描。  5.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方法:检查前5min对4例患者应用安定1

7、0mg肌肉注射,另外4例有明显嗜睡症状的患者未应用镇静剂。应用1%丁卡因行鼻粘膜表面麻醉后,将纤维鼻咽喉镜前端放置于鼻咽部,让患者在通常采用的睡眠体位下入睡,待入睡后将纤维咽喉镜分别放置于上气道的各个平面观察,必要时进行录像,观察一般需要2~3h。结果  一、PSG监测结果  15例OSAS患者PSG监测结果:AI为(60±13.6)次/h,RDI为(63.3±13.5)次/h,最低SaO2为66%±12.0%。  二、MRI检查结果  因睡眠状态下检查过程中难以使患

8、者保持正中位,所以矢状位扫描仅用做参考,检查结果以轴位扫描为标准。  1.阻塞部位:15例患者在呼吸暂停过程中,仅RP区气道阻塞者3例,仅RG区气道阻塞者2例(为UPPP术后患者),另外10例患者同时存在RP、RG区气道阻塞。  2.呼吸暂停过程动态变化特点:15例患者中,10例为多部位阻塞,均以RP区首先出现阻塞,阻塞部位逐渐向下扩展。轴位动态观察发现RP区阻塞与软腭组织后移及咽侧壁组织向中线位堆积有关,但主要是由于软腭组织后移所致。RP区阻塞多为持续性,少数为间断性。RG区阻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