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816491
大小:5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1-26
《电大【班级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编班级团体论(1-13章)第1章班级组织发展史略一掌握班级组织的确立最早设计班级组织的是17世纪的夸美纽斯。他在《大教学论》(1657)一书中将儿童按年龄划分为六个班级,分别为各班级配备适合的教科书,并提出了与这些教科书相应的教学方法提案。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刺激的是19世纪初期在英语出现的“导生制”。它是由贝尔和兰卡斯特倡导的。班级组织真正得到普及是1972年《小学及教员养成一般规程》公布之后的事。二了解班级组织的改造适应个别差异的班级教学组织的改造活动以美国为中心开始活跃起来。这个活动有两个方向:一是编制上的改革方案,二是教学上的改革方案。根据儿童能力的个
2、别差异改革班级编制的代表是哈利斯在圣路易创始的“圣路易编制法”。从教学法角度改造传统的班级教学组织的代表是1898年创始的“巴达维亚法”。19世纪末,在德国出现的著名的“曼海姆班级编制法”,打破了传统的单凭年龄作为分班编制唯一标准的思想束缚,视儿童能力来编制班级。三掌握道尔顿制道尔顿制是帕克赫斯特创始的,因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的道尔顿市中学实施而得名。它是以将学校还原为一个使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条件起实际作用的场所为宗旨的。它以自由与合作为根本原理。这里所谓的“自由“是指儿童按照自定步调(速度)学习一定的学科,而且不受其他因素的束缚,能兴趣盎然地持续学习。所谓“合作”,
3、换言之,指的是团体生活的相互作用。根据这种自由与合作的原理,道尔顿制适用于小学四年级以上及中等学校。首先,它将原来的学科分为主要学科和将要学科。其次,儿童的学习以“作业指定”的方式进行。道尔顿制的特点在于,改善传统教授法几乎不顾及每个儿童本身特点的弊端,使学习者能按照自定的步调学习;针对传统方法中各科的课程时刻表不分优劣生一律平等的弊端,依据每个儿童学习各学科的难易度,适当分配课程时间。四了解班级组织的再认识班级不是单纯地基于经济需要的产物,实际是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形成的根本组织。因倡导以“作业共同体”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基础而知名的学者是凯兴斯泰纳。他认为,将来学校教育
4、的着眼点不是传授知识,而在于发展学生精神的、道德的、技术的能力,而规定“作业”是其方法论原理。以“生活共同体”为基础的班级现,一般被认为是与“作业共同体”的班级观互相对立的。但事实上,这两者很难严格区分。五了解耶拿制耶拿制是在耶拿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由彼得森主持,在1924年以后实施的。其根本思想是,真正的国民学校必须是人类最高的“生活共同体”的缩影。耶拿制的特色是,废除原来分年级的班级,将全校儿童分成三个团体。其主导观念是,在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学年制班级中,个人是教育的中心。六了解协同教学协同教学是哈佛大学倡导的教学管理组织。该制度的特色之一是在小学阶段就在某种程度上采
5、取学科责任制。七了解不分级制只要修完了规定的教学内容就可以毕业。不分级制及其发展形态——双重升级制,是针对传统的学年制度及分年级的班级编制无法适应儿童的个别差异之弊端而提出的。它旨在打破分年级的课程及班级编制、班级责任制、教室中心的教学,使教学活动有高度的弹性。八掌握班级组织改革的趋势改革班级组织的基本目标是创造新型的教学组织,使每个儿童在大团体的教学条件下,学习进度不受阻、不放任自流,保障每个人的学习进程畅通无阻地进行。第2章班级团体的特性一班级团体的特性1.班级团体是针对学校教育这一社会制度编制的,其目标、内容的架构是由外部演绎决定的。2.班级团体的目标是儿童自身
6、的发展。3.班级团体为了实现其目标,要接受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而不是以儿童的好恶为准。4.对于儿童来说,班级团体的编制是偶然的,归属则是强制性的。5.班级团体也是儿童度过每日的绝大部分时间,而且持续一年以上的生活团体。二了解班级团体的基本观点1.班级团体具有源于正式组织层面的特性与源于个人属性层面的特性。2.从正式组织层面对儿童提出的要求,与儿童作为个人属性的需求之间,多少会发生矛盾。3.实现正式组织要求的力,与实现作为个人属性之需求的力的碰撞,制约着班级团体的模式。三把握班级团体的社会心理学架构(一)班级内相互作用(二)班级团体规范班级团体规范可以界定为“班级团
7、体成员所共同拥有的认知、态度、行为的持续的参照架构”。班级规范赋予儿童的认知、情感、行为以同步性。在规范中,仅仅适用于特定位置与地位的规范,一般称为角色。成员对于与一定地位和位置相应的行为的认知,就是角色期待。(三)班级团体结构班级团体结构可以界定为:“班级团体成员间比较持续的种种关系的总体状态”。班级团体结构存在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所谓班级团体中的正式结构,就是“旨在实现班级团体的公共目标与组织管理,从而在成员间所形成的关系的总体配置”。所谓非正式结构,是源于班级团体的个人属性层面的人际关系。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四)班级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