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月考题

高中语文必修五月考题

ID:67812150

大小:31.33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2-04-29

高中语文必修五月考题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月考题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月考题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月考题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月考题_第5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月考题_第6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月考题_第7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月考题_第8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月考题_第9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月考题_第10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五月考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必修五月考题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所谓儒家的“时中智慧”,即将同一件事分成两个层次来看待。一个层次是道德层次,它涉及到人的动机或目的;一个层次是实际层次,它涉及这一事件的结果的性质。以善致善和以恶致恶都不存在逻辑上的矛盾,但对于以恶致善的行为如何评价,就会出现难题。在道德层次,儒家的“时中智慧”不会肯定以恶致善的行为,但在实际层次却可以默认它,这被蒋庆称为“实与

2、文不与”。这样的“春秋笔法”看似矛盾,但却恰当地化解了由形式逻辑引发的悖论,并且在实际中可以操作。这种“书法”反映在《春秋》对所谓“霸道”的态度上,即对如齐桓和晋文等霸主“实与之”,但同时强调这些霸主的作为并未达到“王道理想”,所以“文不与”。这样就不会把一时凭借霸力的诸侯理想化和神圣化。第18页共18页对霸道“实与之”的态度已经是儒家对手段容忍的极限,儒家的底牌是,如果鄙视手段,就宁肯暂时不要目的。儒家认为,最有可能毁灭人类自己的,就是以善的目的为恶的丑行辩护的行为。即使为了私利,人们都难以爆发出那样大的破坏

3、力。儒家深深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认为自己也不例外。一旦使用恶的手段,儒家本身也会变味。儒家最终可能要以自己的“失败”为代价。但人类不走儒家的以善致善之路,最后遭受毁灭就只能怪自己了。与康德认为道德对于永久和平无关紧要的看法截然不同,儒家将实现永久和平的工夫更多地下在人类的道德提升之上。儒学作为一种冯友兰所说的“生命之学”“做人之学”,不仅是一组道德原则和对它的讨论探究,而且要人们身体力行。儒学要把人的一生都当做提升道德水平的过程。尽管儒学相信“人皆可以为尧舜”,但还是对文化英雄即“圣人”的出现抱有希望,因为人

4、类历史也证明了他们教化和挽救人类的作用。这种文化英雄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曾出现过。在道德方面,儒家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地方在于,它不仅希望个人有道德,还希望国家有道德。只有这样,才不仅能够出现和谐的民族社会,还会出现和谐的国际社会和跨文明社会。在儒家看来,无论技术上多么精致,只要不脱离“以力服人”的范畴,在道德上就是应该鄙视的。我们当然应该承认在一定条件下由私利对抗形成的权利体系的作用,但我们更知道使它真正有效运转的道德之“心”。在今天,当初使康德敬畏的“头顶星空”已经武装到了牙齿,战胜这一毁灭人类之恶的力量正

5、来自于他同样敬畏的“心中道德”。(选自盛洪《在儒学中发现永久和平之道》,有删改)第18页共18页1.下列对“实与文不与”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这句话是讲儒家理论自身在逻辑上的悖论,往往是实际与文面不相符合。B.“实”为实际,“与”为赞同,“文”指理论上、道德上、道德层面上。全句是讲对某种行为在实际层次上予以默许、默认,但在道德层次上不予以肯定。C.“实”为实际,“与”为给予,“文”通“纹”,为掩饰之意。全句是说儒家理论的表里不一,实际上予以支持,却要掩饰这种态度,表现出不支持的样子。D.“实”为实

6、际,“文”指道理,前一个“与”是连词,后一个“与”是相符。全句意思是说实际和所说的道理不相符合。2.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的“时中智慧”,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和处理“以恶致善”的问题,巧妙地化解了由形式逻辑引发的悖论,成为可以操作的东西。B.儒家认为,最有可能毁灭人类自己的是以善的目的为恶的丑行辩护的行为;人类如果不走儒家的以善致善之路,最后可能毁灭人类自己。C.人类历史已经证明了文化英雄的教化和挽救人类的作用,不过这种英雄只有中国的儒家才有。D.儒家在道德方面有别于西方文明的是不仅注重个人道

7、德,也注重国家道德。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第18页共18页A.根据儒家的“时中智慧”,以善致善和以恶致恶都是无可非议的。B.儒家虽然在实际层次默认以恶致善,但决不会认同这种行为。儒家看重手段胜过目的。C.关注个人和国家道德的提升,是世界追求和平的主流声音。D.为了营造和谐的国际社会和跨文明社会,推崇儒家学说已经成了国际有识之士的共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蒙恬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尝书狱典文学。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

8、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恬任外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第18页共18页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走琅邪。道病,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中车府令赵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乃与丞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