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膜迷路mr成像技术研究

内耳膜迷路mr成像技术研究

ID:6780052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25

内耳膜迷路mr成像技术研究_第1页
内耳膜迷路mr成像技术研究_第2页
内耳膜迷路mr成像技术研究_第3页
内耳膜迷路mr成像技术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内耳膜迷路mr成像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内耳膜迷路MR成像技术研究华东医院叶春涛内耳作为位听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位于多对颅神经的重要通路上,其功能正常与否,对于人体能否维持正常的听觉和位置觉,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内耳系统因其结构精细、复杂而体积微小,且埋藏于颞骨岩部深处,一直是影像学检查的难点。近年来,随着MR软、硬件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活体上高分辨率三维显示内耳膜迷路的精细结构已成为现实。国外对此已有文献报道,国内这方面研究亦有初步开展。我们在此与各位同道探讨正常中国人内耳膜迷路的MR表现及成像技术。内耳解剖内耳又称迷路,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骨迷路是颞骨岩部内的骨性隧道,分为耳蜗、前庭、半规管三部;膜迷路为套在骨迷路内的膜

2、性小管和小囊,对应骨迷路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为膜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蜗管。骨迷路和膜迷路两者间充以外淋巴液,膜迷路内则充满内淋巴液;内听道亦充满液体,其内有面神经和听神经走行。原始图像:显示脑脊液呈高亮信号,于桥小脑角区相当于内听道位置呈管状高信号,在其衬托下可见两条细线状低信号影,自桥脑延髓沟外侧发出,双侧对称,分别为面神经及听神经,在冠状位扫描的原始图像上面、听神经表现为在数个连续层面上断续显示。MPR重建图像:MPR重建后的图像与原始层面相似,亦为断层显示,通过调整重建方向,可见双侧面、听神经全程在同一层面上得以最佳展示。MIP重建图像:全部原始资料经过MIP重建后均能清晰、完整显示

3、双侧内耳膜迷路的精细结构。半规管:共三个,均呈“C”形,互相垂直,凸向上方者为前半规管,垂直位凸向后外方者为后半规管,水平位凸向外侧者为外半规管。三个半规管近端两脚膨大,连于椭圆囊。蜗管:呈螺旋状旋转约两圈半,状似蜗牛壳。半规管与蜗管之间的膨大区域为椭圆囊及球囊。因MR水成像无法区分内、外淋巴液,椭圆囊及球囊显示为一个高信号囊,外形上与骨迷路中的前庭吻合。蜗管内侧为高信号管为内听道,其内见线状低信号影,此即为面、听神经,但较难象CISS-3D原始图像那样清晰的区分两者。成像原理:内耳内的液性成分为磁共振显示膜迷路创造了条件。在着重T2加权相上周围组织信号被抑制降低,而脑脊液及内、外淋巴液呈

4、现高信号,与周围组织形成明显的对比。通过三维重建技术使得膜迷路及听道内的精细结构能够清晰、立体的展示,所获得的图像甚至可以与解剖图谱相媲美,基本上已可满足临床实际应用的要求。常规的着重T2加权序列需要很长的TR及TE才能达到水成像的效果,由于可扫描的层数较少,层厚较厚,且长回波时间将导致空间分辨率及信噪比降低,远不能满足象内耳膜迷路这样精细结构的成像要求[6]。本组研究采用3DFT-CISS(Three-DimensionalFourierTransform-ConstructiveInterferenceinSteadState)序列,这是西门子公司九十年代在FISP(FastImagi

5、ngwithSteady-statefreePrecession)及PSIF(ReversedFISP)基础上开发的一个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在保持重T2*加权的同时增加了流动补偿,减少了脑脊液干扰伪影,改善了图像质量。3DFT-CISS序列TR、TE时间均极短,使得扫描时间大为缩短;同时采用小视野、高扫描矩阵的三维扫描,层厚极薄,仅0.7毫米,所获得图像分辨率极高,非常适合内耳迷路的MR成像。扫描及重建技术:为获得满意的图像还必须注意定位的准确,扫描范围需包括整个颞骨岩部,头位尽量双侧对称,便于双侧内耳结构的比较,利于发现微小病灶。检查方法:准确定位,将眉心置于线圈中心,力求左右对称。所有患

6、者均先进行横轴位常规T1、T2加权平扫,至少有一层可同时清楚显示桥小脑角区及面、听神经。以此为基准层面,行冠状面定位MR三维水成像,或直接行横轴位MR三维水成像,扫描参数均为:3DFT-CISS(Three-DimensionalFourierTransform-ConstructiveInterferenceinSteadState)序列,TR12.25ms,TE5.9ms,翻转角70°,扫描所用梯度场24mT/m,FOV200×200,矩阵256×512,层厚0.7mm,无间隔扫描,数据采集区总的厚度32.2mm,采集1次,检查时间为4分13秒。检查完毕后对所采集的3D原始数据进行多平

7、面重建(MultiplanarReconstructed,MPR)及最大亮度投影重建(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MIP),分别用于显示面、听神经及内耳膜迷路的细微结构。我们主要观察3DFT-CISS序列的原始图像及MPR和MIP重建图像。原始图像:能够二维断层显示内听道、面、听神经及膜迷路,图像真实,无数据丢失,由于是标准的轴位或冠状位,解剖结构比较熟悉,扫描后无须处理,简单、省时;缺点是无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