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史上的作弊防范及其当代启示

科举制度史上的作弊防范及其当代启示

ID:6776646

大小:4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1-25

科举制度史上的作弊防范及其当代启示_第1页
科举制度史上的作弊防范及其当代启示_第2页
科举制度史上的作弊防范及其当代启示_第3页
科举制度史上的作弊防范及其当代启示_第4页
科举制度史上的作弊防范及其当代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举制度史上的作弊防范及其当代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科举制度史上的作弊防范及其当代启示—————————————————————————————————————科举制度史上的作弊防范及其当代启示王培宇摘要:本文运用文献法,以科举史上的防范作弊问题为研究对象,客观描述了隋唐以降历代制定的主要防范作弊的措施。以此为基础,对作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两点结论:其一,八股文是防范作弊的的产物;其二,缺少针对作弊原因的防范措施,使得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本文提出针对作弊的社会及个人原因采取对应措施,是杜绝作弊现象的一种有效策略。关键词:科举制度;八股文;防范作弊;作弊原因:启示1905年,在中国盛行了13

2、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而在这1300年中,作弊手段和防范措施都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有些手段和措施甚至沿用至今。回顾历史,总能给人带来一些裨益和启示。一、历代科举中主要的防范作弊的措施考试和作弊就像孪生兄弟一样,从有科举考试的那一天开始,作弊就如影随形地伴随着它,直到科举制度走向灭亡。“一部科举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一部作弊与反作弊的历史,就是少数人挖空心思实施作弊与制度设计者绞尽脑汁防止作弊互相较量的历史。而历代发生的科场案,则是两者角力之后的总爆发。”【l在漫长的1300年科举考试中,制度设计者为了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性,不断地采取各

3、种各样的措施来防范作弊。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作弊手段仍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综观科举发展史,常见的作弊手段及其防范措施有:(一)防范贿买的措施贿买是指通过贿赂主考官或其他有关人员以获取好成绩的作弊手段,这里的贿赂不仅仅是钱权交易,还有权力与权力的交易。为了防范贿买,历史上曾推出了“锁院”、“糊名”、“誊录”、“回避”等措施。1.锁院锁院是指考官在考试完全结束前,必须一直住在贡院,与外界杜绝往来的制度。宋太宗淳化元年,为了表示公平取士,主考官进入贡院后,便不与外界沟通,此后成为定制,被称为“锁院”,锁院制度减小了考前漏题与考后说情的可能

4、性,在后世的科举考试中一直沿用下来。2.糊名《隋唐嘉话》中记载:“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判之气。”这就是糊名制度的由来。就是把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等个人信息用纸和浆糊隐没起来,使阅卷官不知道试卷作者,以防徇私。糊名制度是武则天时期开始实施的,但还未在科举考试中普遍使用。宋太宗淳化三年,才开始在科举考试中全面推广实行。到宋真宗咸平初年,规定所有的试卷,要经过糊名之后,再进行批阅。后来又逐渐推行到州试和其他考试中。糊名制度对预防贿买作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公正选拔文官起效颇丰。3.誊录誊录是指考试结束后,将考生的试卷交由专职作者简介:王培宇,辽宁师

5、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近现代中外教育交流史(大连116029)·41·万方数据王培孛:科举制度吏匕的作弊1穷范及其当代启示誊录的书吏抄成副本,再将副本送与阅卷官批阅的制度。誊录制度自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开始实行。此外,为了防止考生与誊录官互相勾结,改写试卷,严禁誊录官携带笔墨入场。誊录制度和糊名制度一起,使阅卷官无法通过阅卷识别考生,只能凭借考生的答卷情况来选拔人才。这种方法进一步减小了科举作弊的可能性,同时进一步强化了考试的公正性。4.回避考官的亲戚朋友如果想要参加考试,需要另设考场,另派考官,这被称为“别头试”。到

6、了明清时代,参与考务人员的亲戚一律不得参加该年考试,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对官员革职查办,对考生取消成绩。(二)防范夹带的措施夹带是指将经书或将写有经书内容的随身物品带入考场进行作弊。科举考试主要是靠搜检制度来防止夹带作弊的。唐代的科举考试时设有兵卫,以rod=夹带作弊。宋代时搜检开始有了人性化的发展,以“更衣沐浴”、统一着装入场考试取代“解发、袒衣、索及耳鼻”的方法。到了明清时,除了在进场要仔细搜查外,还要求考生不得带纸张和有文字的物品入场,并且对考生带人考场的各式物品的规格做了明确的限定,如用料、长度、厚度、款式等都需符合标准方可带入考场。此

7、外对检举夹带者有赏,被发现者除了取消考试资格外,还要带枷示众。和贿买相比,夹带相对容易防范,所造成的危害也没有贿买严重。(三)防范代考的措施受雇替考的人,叫做枪手。代考现象,在科举考试中,特别是在考取秀才的童试中常常出现,甚至出现了一批专门代人考试的枪手。防范代考,主要通过点名识认和实行准考证制度来防范的。代考也叫枪替,就是指顶替雇主参加考试。1.识认唐朝为了防止代考,要求考生提供有详细体貌特征的履历。进场前考官根据履历验明考生的身份。由于古代没有相片、指纹识别等技术,故设有识认官,专门识认考生,以防冒名顶替入场。每次考试时,通过识认官对考生

8、进行识认之后方可进场考试。2.-准考证”制度考生在赴考时,需投递“识认官印结”,相当于现在的准考证。例如清代科举考试准考证名为“院试卷结票”,考生赴考前需要亲自去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