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754586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24
《42例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42例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者心电图特点。方法对42例dcm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dcm者的心电图均有异常:心律失常33例(占78.5%,其中起源异常28例,传导阻滞21例),st改变22例(占47.6%),qrs波低电压15例(占35.7%),异常q波13例(占30.9%),qt间期延长8例(占19%)。结论dcm的心电图表现多种多样,心电图能早期发现心律失常以防止猝死的发生。【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中图分类号:r540.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32
2、7-01扩张型心肌病又称充血型心肌病,常合并复杂多变的心律失常和st-t改变,预后不良,易致猝死,心电图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本文收集我院42例入院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对其心电图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5—2009年住院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2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8例,年龄36~75岁,平均56岁。入选标准为: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显示房室扩大,左心室运动弥漫性减弱。1.2方法全部患者均行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2结果2.1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均有不同程度房室扩大,以左心室扩大明显。2.242例患者均有心
3、电图改变,心律失常33例中,室性早搏10例(23.8%),室速2例(4.7%),心房颤动8例(19%),多源性房早3例(7%),房扑1例(2.3%),房室阻滞8例(19%),双束支阻滞5例(11.9%);st-t改变(主要为st段下移及t波倒置)22例(52.3%),qrs波低电压15例(35.7%),异常q波13例(占30.9%),qt间期延长8例(19%)。3讨论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心脏明显扩大(以左心室扩张为主)[1],心室壁肥厚相对不明显,病变弥漫,往往波及全心,心电图异常率相当高,特征为复杂多变的心律
4、失常,尤其是室性早搏,表现为频发、多形或多源性,其次改变为多部位传导障碍、心房颤动及心肌损害,与文献报道的复杂多样的心律失常为扩张型心肌病的特点是相符的。心律失常是dcm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其发生机制与折返、触发活动、自动除极等有关,利尿剂、抗心律失常药常诱发或使其活动加强[2]。本组以室性早搏和心房颤动多见,分别占23.8%和19%。室性早搏多表现频发、多源性,或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也较常见,本组多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心律失常。这种多发、多样、顽固的心律失常是dcm的特点,也是dcm的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3]。发生
5、传导阻滞的机理[4]可能为由于心脏扩大,浦氏纤维被拉长,心肌受到损害,心电冲动的传导发生障碍,由于本病的病理损害是弥漫性的,病变往往累及传导系统,且受损部位广泛,因此常出现多部位,多类型的传导阻滞。扩张型心肌病引起st-t改变的病理基础是心肌细胞变性。故临床上对st-t改变应全面考虑,不能单纯或片面地解释为心肌缺血;异常q波多见于左胸前导联,出现异常q波多表明心肌细胞退行性改变或者有片状坏死和疤痕形成;出现低电压可能与心肌细胞纤维化减弱了心肌细胞除极电动力所致,提示心肌纤维化较严重[5]。因此,心脏彩超声是目前诊断dcm的重要手段,常规心电图检查简
6、便、经济、快捷,二者结合有助于扩张型心肌病的早期诊断,特别对于心功能不全者,心电图能早期发现心律失常以减少猝死的发生。参考文献[1]张利娟.郑治,李艳.等.49例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律失常分析.临床心电学杂志.2007.16(2)193—195.[2]张世袍,陈群,刘人骥,等.扩张型心肌病93例心电图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3):315.[3]温玉敏,庄景甫.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的心电图[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9,8(2):35—36.[4]邝丽,、莫如绸、李小珠.等.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相关因素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
7、志.2005.15(13):1945-194.[5]黄宛.临床心电图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