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背景下的教育战略

中西文化比较背景下的教育战略

ID:6742786

大小:4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24

中西文化比较背景下的教育战略_第1页
中西文化比较背景下的教育战略_第2页
中西文化比较背景下的教育战略_第3页
中西文化比较背景下的教育战略_第4页
中西文化比较背景下的教育战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文化比较背景下的教育战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文化比较背景下的教育战略(本文原载《科学中国人》2003年第9期)辜正坤许多中西方学者都认为,一个国家的最根本的职能是解决教育问题,这是颇有道理的。教育对于国家、对于全人类,确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中国人来说,由于其教育体制有着至少3000年的历史,与西方的教育体制有着诸多实质性的差别,因此,我们在讨论教育问题的时候,往往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将这种讨论放到中西文化比较的大背景下来进行。然而,这么大的一个题目,远非本文所能容许的篇幅所能包容,所以我这里仅就比较重要的若干概念进行了抛砖引玉式的探讨,并非面面俱到的系统陈述,这是需要首

2、先说明的。1.教育目的多元互补系统论设计战略我们习惯于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这样的说法虽然是对的,但终嫌概括性太强、太笼统,它的用处恐怕只是为了阐述问题的方便性,并没有给我们多少新知;同时它也缺乏实际操作价值。这就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言,高度抽象的概念“由于缺乏实际内容,其价值便显得特别小。一个概念的合理性越大、适用范围越广,就越容易引导我们脱离丰富多彩的现实。因为,为了包括尽可能多的现象的共同要素,它就不得不尽可能地抽象,这样一来便只好脱离实质性内容。”(MaxWeber,TheMethodologyoftheSocialS

3、ciences.Tr.anded.byEdwardShilsandHenryA.Finch.GlencoeIL,NewYork:TheFreePress,1949,p.80.)所谓“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中的“国民素质”究竟是指什么,这是需要详细的定义和指标来加以限定和说明的。事实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相应的不同的国民素质。同理,教育的目的可以有很多很多种类,远不是一两个就可以概括完的。按照我的理解,教育的目的绝非单一的,而是由许多目的,包括抽象目的、具体目的、远期目的、近期目的、外向目的、内向目的等

4、等构成的目的系统,是一个在若干不同层次上、受不同时空条件制约、在相关条件改变的情况下也会随之改变的变动不居的目的群。在这一目的系统中,有的目的是主要目的,有的目的是次要目的。但是,这些目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相关条件改变之后,原来的主要目的有可能转变为次要目的,而原来的次要目的也可能转变为主要目的。简而言之,教育目的是多向的,可变的。我把这种理论称之为教育目的多元互补系统论。2.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目的设计战略教育目的多元互补论意味着教育目的的多样化和时限性,本文限于篇幅,无法具体描述究竟有多少种可供我们考察的具体的教育目的,但是这并

5、不妨碍我们对这一系统中的最关键的东西加以简单介绍,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也分为许多种类,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下述三类。第一,教育归根结底是要模塑涵养出最高的人类德性或最理想的人格;第二,教育是要陶冶出具备尽可能完善的知识系统的精神个体;第三,教育是要培养出具有尽可能完善的实践技能与发明本领的能工巧匠。那么,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什么呢?教育的最高目的包括在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中,这就是上述根本目的中的第一类目的:模塑涵养出最高尚的人类德行或最理想的人格。5当然,各个时代,各个国家、各个阶层,对于德行或人格的理解与规定是各

6、不相同的。那么,什么是最高尚的人类德行或最理想的人格?副词“最”意味着比较,意味着除最高尚的德行外,还同时存在若干种别的比较高尚或比较理想的人类德行或人格。在现代社会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类德行或人格无疑是中国传统德行和西方传统德行。我们只要将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德行进行比较,就知道哪一种更有资格称为最高尚的人类德行了。众所周知,能够代表中国传统高尚德行的价值指标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这一套伦理观念。而能够代表西方传统高尚德行的价值指标则是在西方社会中被特别强调的四种最重要的道德价值观(cardinalvirtues):智慧、

7、勇敢、节制和正义。这种德性概念也是文化的核心概念。关于中西的这两种核心价值观的优劣比较,我在《中西文化比较与中国文化战略回应》(《科学中国人》2003年第8期)中已经做过探讨。两种价值观的比较,足以让我们看清中西文化中两种几乎对立的道德价值指向,而这种价值指向不用说贯穿了中西的两套迥然不同的教育体制。我们无须说西方人的上述价值观是错误的,因为价值观的产生是各民族应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条件的挑战而逐步形成的,是完全合理的。换句话说,在西方人的文化大背景下来看待西方人的价值体系和与之适应的教育体制,它们是成功的,值得肯定的。但是在一更广泛的背

8、景下、例如全人类的大文化背景下,通过文化比较的方式来进行客观研究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就教育的最高目的而言,中国传统的教育目标无疑是相对最理想、最美好的,尽管其教育内容必须应对不同的时空条件而加以修正。我们非常清楚,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