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729476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23
《练12第七模块 中学德育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模块中学德育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的一般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看具体情况,可有多端2.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A.德育内容上B.德育规律上C.德育原则上D.德育方法上3.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A.导向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
2、育方法是( )。A.陶冶法B.锻炼法C.说服法D.榜样法5.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A.马卡连柯B.加里宁C.乌申斯基D.赞科夫6.下列原则既属于教育原则又属于德育原则的是( )。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直观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A.说服法B.陶冶法C.实际锻炼法D.榜样示范法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
3、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D.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9.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为()。A.德育内容B.德育活动C.德育方法D.德育过程二、简答题1.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德育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有哪些?三、材料分析题1.语文课上,有个学生总是喜欢跟周围同学讲话,交头接耳。语文老师多次提醒、制止,但还是无济于事。时间长了,语文老师开始责骂、讥讽、奚落他,有时候也惩罚他。渐渐地,这个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上语文课,对语文老师产生了极度的厌恶感,最后出现了
4、厌学情绪。家长找老师询问原因,这个老师说:“我严格要求有什么错?”请你根据德育原则分析,这个老师的做法有错吗?如果有错,他违反了什么德育原则?2、材料分析题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做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德育过程。[名师详解]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对学生,实施德育,是滴水穿石之功,不可急于求成。学生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知、情感、意志
5、、行为等因素构成的,这几个因素简称为知、情、意、行。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故正确答案为A。2.[答案]A[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德育内容。[名师详解]略3、[答案]B[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德育原则。[名师详解]略4.[答案]D[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德育方法。[名师详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桃子李子虽不会说话,但是它们果实甜美,惹人喜爱,人们在它们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6、榜样法。5.[答案]A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德育原则。[名师详解]略6.[答案]B[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德育原则。[名师详解]教育原则有:目的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与发展理论思维结合的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德育原则有: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由此可知,既属于教育原则又属于德育原则的是B项因材施教原则。7.【答案】B。解析:根据陶冶教育法的定义可知。8.【答案】C。解析:德育内容的确定要受到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制约。所
7、以,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只注重外部环境的调节。9.【答案】C。解析:根据德育方法的定义可知选C。二、简答题1、【答案要点】:(1)外部因素有: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2)内部因素有: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受教育程度。2、【答案要点】(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