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710257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23
《知识更新培训森林气象学教学大纲与学习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森林气象学课程教学大纲与学习指导参考书目:其中前2本为主要参考书。1、《气象学》,贺庆棠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修订版)2、《气象学》,贺庆棠、陆佩玲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第3版)3、《气象学实验教程》,段文标、汪永英编著,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4、《中国森林气象学》,贺庆棠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5、周淑珍主编,气象学与气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森林气象学》是为林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森林与气象或气候条件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科学,是气象学与林学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而形成的一门边缘科学,是应用气象学的一个分支。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森林气象学的理
2、论教学,使学生了解森林气象学与林学等相关专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气象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认识天气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性,为未来的专业课学习和从事林业生产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将所学理论运用于森林的培育、经营以及管理实践。二、课程基本要求1、本门课程针对林学专业的特点而设计,注重讲授基本气象要素与林业生产实践的相互关系。2、第1~5章基本气象要素是本门课程主要的理论部分,通过学员自学和教师的网络教学引导学员理解、消化和吸收其精髓,为天气、气候、气候资源等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学习,掌握大气的变化规律,预测大气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利
3、用气象和气候资源,预报未来的天气和人工改造小气候。3、重点之处要深入学习和领会,反复实践和运用,使学生彻底理解和掌握;难点之处,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讲深讲透,让学员直观接受。4、在教师教学和学员学习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一方面要注意森林气象学的基本概念、理论、规律在林学专业中的应用,另一方面要培养学员从事本专业科研活动的兴趣,提高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并利用气象条件为林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三、课程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气象学、天气、天气学、气候、小气候、气候学和森林气象学的概念;重点掌握气
4、象学和森林气象学的定义;熟悉气象学与林业生产的相互关系及其应用。使学员在掌握气象学和森林气象学定义的基础上,加深对其内涵的理解。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1、教学内容第一节 气象学概述第二节 气象学在林业上的意义第三节环境气象预报(补充内容)第四节国际生物气象学协会和世界气象组织简介(补充内容)2、主要讲授内容气象学、天气、天气学、气候、小气候、气候学和森林气象学的概念。本章要点:掌握气象学和森林气象学的基本概念。3、重点知识解析(1)气象学: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物理现象(风、云、雨、雪、雾、霜、露、寒、暖、干、湿、光、电、声)和物理过程(大气的增热与冷却、蒸发与凝结
5、、降水过程等)的科学(2)森林气象学:研究森林与气象条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科学,是气象学与林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是应用气象学的一个分支。第二章大气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大气的组成成分、大气的垂直结构和大气的基本物理性质等内容。了解大气与森林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员对对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大气(组成、结构和基本物理性质)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把握。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1、教学内容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第二节 大气的结构第三节 大气的基本物理性质2、主要讲授内容本章主要讲授大气的组成、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大气的垂直结构;大气的基本
6、物理性质等内容。3、重点知识解析(1)大气的组成:大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此外还包括水汽、一些悬浮在其中的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2)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的定义。(3)大气的结构:大气在垂直方向上按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特征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或热层或暖层)和外层(或散逸层)。(4)大气的基本物理性质:包括主要的气象要素和干空气、湿空气的状态方程(详见讲义)。第三章辐射能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员掌握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辐射差额(或净辐射)的变化规律及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太阳辐射与森林的关系。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1
7、、教学内容第一节 辐射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太阳辐射 第三节 地面辐射 第四节 净辐射2、主要讲授内容辐射的定义、表示方法;太阳常数的概念;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减弱的原因;太阳高度角的定义及其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昼长的定义和变化规律;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减弱的一般规律;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及其变化;长波辐射;净辐射;3、重点知识解析本章是森林气象学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涉及的基本理论和名词较多。重点掌握各种辐射的定义、表示方法、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详见讲义)。第四章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员掌握土壤和空气的热量交换方式、温度周期性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