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704221
大小:10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1-23
《流动人口居留模式的变化和城市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流动人口居留模式的变化和城市管理*——基于对上海的研究 流动人口居留模式的变化和城市管理*——基于对上海的研究 流动人口居留模式的变化和城市管理*——基于对上海的研究 流动人口居留模式的变化和城市管理*——基于对上海的研究 流动人口居留模式的变化和城市管理*——基于对上海的研究 流动人口居留模式的变化和城市管理*——基于对上海的研究 1流动人口居留行为研究的意义 推拉模型的分析、以及大量宏观和微观因素的研究,较多地关注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发生,但并不能说明人口迁移和
2、流动的完成。实际上多数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之后,会逐步地返回农村或者流向其他城市,形成一种非永久定居的移民。从城市的视野来看待这些人口,他们中的一部分是逐步地沉淀下来的。同时,他们的居留行为表现出"居留决定居留"的特点,也就是居留时间越长,就更深地卷入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而不断强化在城市继续居留的期望。 这种进城和返乡共同发生的过程使我们对中国城市化的实际情况产生了新的判断。五普数据表明中国城镇化水平是36%,而考虑到1.4亿的城市流动人口中的多数是并非在城市永久居留的"暂时居民",真实的城镇化水平可能更
3、低。真实发生着的人口城市化并非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那么简单,而是在乡城之间发生着的进城和返乡的总和。从农村部门观察这一过程,是农业剩余人口外出就业和流动人口不断回乡和周期性地返乡,而从城市部门加以观察,是流动人口象潮水一般地涌入城市又不断地退出,其中的部分人口则不断地沉淀下来。 这样一个城乡间动态过程所组成的城市化对城市部门和农村部门都带来两方面的影响。 城市部门对于流动人口有着不稳定的预期,不仅仅对流动人口的数量是无从知晓的,而且对流动人口究竟是否会在城市生活、及要停留多少时间也是无从知晓的。甚至流
4、动人口自身对在城市的继续居留也并没有稳定的预期。因此城市部门自然也没有办法形成一个稳定的针对流动人口的决策。 流动人口外出就业和返乡当然对农村部门产生了相当明显的积极作用,不但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和农业的生产率水平,也提高了流动者自身的视野。但是流动人口外出对于农村部门也是精英人才的流失,农村公共积累能力被削弱,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弱化和中途辍学的情况有所增长,又使新一代的农村劳动力又继承父辈的经历再外出打工,使农村发展存在陷入不断循环的长期性贫困的风险。与此同时,实证调查也发现流动者在城市部门的产业经
5、验和知识也并非完全对其返回农村有积极作用,因为在农村地区,有很多城市部门的知识和技能是并没有用武之地的。 流动人口在城市居留时间的长短、居留方式是家庭型还是单身型、居留类型是工棚宿舍型还是社区租赁型等等,方方面面都反映了流动人口在城市不断融合的过程和程度。而流动人口不断融入城市,及其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产业、职业、户类型和住所形式等等的因素,也决定了其继续和长期居留的预期,这反映出不同群体在城市不断沉淀和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王广州等,2000;朱海燕,2001;王毅杰
6、,2005)。 因此,流动人口的居留模式反映了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并和城市体系发生相互作用的模式,反映了离开农村并和农村体系发生作用的模式,反映了城乡间沟通交流的模式。这种居留和沉淀的状况,反映了流动人口对城市的期望,也反映了城市对流动人口的态度。而进城和返乡的发生,也反映了流动人口从农村地区外出的态势,及其从城市回流后对农村所发生的可能影响。 本研究希望通过流动人口居留模式的历史性研究,分析从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在城乡间的动态行为特点,以及我国的人口城市化格局是否发生了一些变化,并以此为基础对城乡之间
7、针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体制,及其推动城市化发展的道路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2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对上海的研究 上海和其他中小城市、中西部城市在人口流动上存在着不同的特点。但上海的研究对东部大城市地区的流动人口发展特点和流动人口管理仍具有很强的建设意义。并且作为中国经济领先的城市和重要的移民中心城市,发生在上海的经验也能够对全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提供先行性的经验。 朱宝树(1997;1999)对上海流动人口居留状况的研究给了我们很好的研究起点,基本的结论是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城市流动人口总量上
8、增加很快,但流动人口在城市居留的强度是逐步减弱的。不同时期意义上的不同批流入人口,其长期滞留的强度以1978~1983年为最大,1983~1988年和1988~1993年逐期减少,表现出平均滞留时间缩短、长期滞留强度减弱、更替强度增大的特点。也就是1990年代以前的乡城流动更为突出的特点是不断地回流,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流动人口进城后的回流强度还有所加大。绝大部分流入人口以返回流出地或继续流往其他地区为主要去向,虽然存在流动人口现象,但并不意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