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686595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22
《熊大寻谈策划(一):广告的三大方法(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熊大寻谈策划(一):广告的三大方法(1)首先,我从广告策划的方法讲起,广告策划有三种新方法:第一是做频率,第二是做分类,第三是做必需品.第一做频率。我们做了那么多的广告,什么样的广告才是最有效的呢?有频率的广告才是最有效的!这是人性使然。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有一天你走在大街上,一位你不认识的美女来劝你到她们商场买彩电,因为她们卖的彩电质量是最好的,你会相信她吗?一定不会!最多出于礼貌跟她去看一下,但你肯定不会掏钱购买的,她说服你的概率最多只有20%,而20%的信任度是不会产生购买的。反过来你老婆和同事告诉你,有一家商场卖的彩电质量是最好的,劝你去买,你会相信她吗?一定会!为什么?因为她们
2、是你的亲朋好友,是你熟悉的人,所以你肯定相信她,她对你的说服率起码有80%,80%的信任度完全可以产生购买了,这就是营销上最有用的口碑营销的原理。所以,一定要让你的广告变成消费者的熟人,这样才能产生强大的说服力,形成购买。但是我们现在搞市场营销采用的还是第二阶段的方法,做创意!认为广告只有具备好的创意才能让人耳目一新,才能让人记住。其实大谬!我提过一个观点“有创意的广告不是好广告”,因为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简单直白,是单线条的从A直接到A,而创意是西方泊来品,因为西方人思维习惯是复杂曲折,所谓创意就是把A比喻成B然后再变成A,这适合西方人的思维习惯。但不适合中国人的习惯。我们用中西方文化的
3、比较就可以得出结论。中国人的音乐是五声音阶,没有和声,中国的音乐演奏是见子打子,大合奏的时候,几乎每样乐器弹的音都是一样的,你弹哆,他也弹哆;而西方音乐有复调,讲和声,你弹哆的同时,我在弹咪,他在弹嗦,135形成一个大和弦,形成立体丰满的效果;中国的音乐是单线,西方音乐是复线;中国音乐讲干净,西方音乐讲堆砌。中国文学最高境界是五言律诗,四句话二十个字就解决问题,西方的一首诗歌往往就可以出一本书了。中国的小说都是短句,七八个字就是一句话,西方的小说都是长句,几十个字才是一句话,读起来喘不过气,中国人最怕看外国小说。中国画讲究的是留白,最高境界是齐白石的画,那叫一笔成画,了了几笔就画成了,并
4、且大量留白。但西方的油画却不然,画了一遍又一遍,一层一层的把油彩涂到画布上,一层干了再涂一层,要涂十几层才算画完。这种中西方文化的反差,决定了我们在中国做广告一定不能太创意,一个广告要让国人很快看懂必须简单直白。就连外国人做广告也需要简介直白,我记得98年嘎纳平面创意金奖的作品是奔驰车的广告。画面上,一辆全新白色奔驰停放在路边,它的旁边有许多刹车的痕迹,许多人看不明白,经过解释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许多车经过这辆新款奔驰,因为太漂亮,所以都急刹车停下来看它。这个创意还是比较巧妙的,做出这个创意的广告公司,当年拿到了奔驰车的大合同,但问题是,这个巧妙的创意连好多外国人都看不懂,结果半年下来,
5、销售量大大下降,甚至还不如不做广告的效果。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这家广告公司被奔驰开掉了。因为你的广告实在是不卖货。所以有创意的广告不是好广告。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连国外的企业主也不喜欢很有创意的广告,因为它们根本不卖货。我经常强调一点:一个好的广告不是让人看了之后鼓掌,而是让人看了之后掏钱。我们的方法是,让你的广告变成消费者的熟人,怎么变成熟人呢?那就是做有频率的广告。一个广告与消费见面的频率很高,就像你的老婆和同事一样,老婆是天天晚上见,同事是天天白天见,所以她们成为你的熟人,你对她们有足够的信任,她们对你就有足够的说服力。而有创意的广告就像我刚才说的陌生美女,虽然看似长得漂亮但是广告
6、频率不够,所以你不认识她,或者说不熟悉她,她也就没办法说服你去购买。因为你只有创意而没有频率,就等于零,如果太有创意就等于负数了。人们只会相信自己天天见到、经常见到的东西,人们只会相信自己熟悉的事物,这就是潜藏在广告真理中的人性之秘。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最大的企业都是最大的广告主的原因。要做有频率的广告,离不开大把的钱。但是没有钱或者钱不够多怎么做频率呢?这里有一个方法:我们不能在所有地方在所有人面前充大款,但我们可以在有限的地方在有限的人面前充大款。前面我介绍过茅粮酒的案例,就是用的这种方法,我们不能在省会城市当老大,就到县城去,不能在县城当老大,就先从一条街开始,不能在一条街当老大就先
7、从一个店开始,总之,我要保证我的广告在作战区域必须五倍于竞争对手。世界上最高明的策略是“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即我首先保证我在作战区域我的实力超过对手几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获胜,然后我才开战。这种方法其实吻合了毛泽东用兵打战的根本法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当初毛泽东所领导的红军之所以能在反围剿中多次以弱胜强,就是因为他充分地运用了运动战和游击战中自身的优势,成功地将对手分解为实力不如自己的若干部分,然后在局部战场以5倍以上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