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664520
大小:6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1-21
《1我的母亲(一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苦雨孤灯的夜晚,我们会莫名地思念远方的亲人;云淡风轻的晴日,我们渴望携友人遨游山川;月朗星稀的时刻,我们又会无端地掬一把思乡的泪水。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心头洋溢着这些温柔美丽的情愫呢?情感,是我们内心最真的隐秘之所。大自然用它那神奇之笔将三原色调成了万紫千红,上帝也赋予人类奇妙的情感体验:快乐、忧伤、愤怒、喜悦、孤独……一代文豪老舍先生,以质朴的文字,塑造平凡的母亲;用喷薄的激情,抒写伟大的母爱。唯其语言质朴,更见先生之赤诚;唯其所叙平凡,更见母爱之伟大。正像先生所言,“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
2、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同样是平凡,同样是伟大。两位文坛巨人,两颗坦诚的心,在撞击中产生的高度默契令我们感叹!“巴金这个人……”其语含蓄,其情隽永;“好好休息,尽情享受”,一声问候,几许真情!“淡交如水,大道若弦”,至理哲言,友情真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人斯文,感人至深!故乡千里万里外,时光荏苒三十年。《故乡的榕树》始终萦绕在黄河浪的心中,连着他榕树的叶子一样多的故事,连着他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情;它不仅是作者早年生活的“物质”家园,更是他飘零在外的“精神”的故乡……一篇篇性灵之文,一章章至情佳作……撼人心魄,感人肺腑!让我们一起揭开
3、情感的神秘面纱;让我们一起体验人间最真最纯的情感;让我们的灵魂得到一次洗礼吧… 1我的母亲每课一背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诗文助读】1.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吟,说。2.意恐:担心。3.寸草:小草,比喻游子。4.三春晖: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5.归:回来,回家。【妙笔诱思】: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歌是怎样歌颂伟大的母爱的呢?【妙题点拨】: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
4、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自主探究语言积累一、重点字词大集中1.生难字注音撮()土刮痧()撑(
5、)持便()利敷()衍()殷()勤庚()子丧()事就寝()供()给殷鉴()露面()扎堆()丧()失殷红()露天()包扎()丧()事答案:cuōshāchēngbiànfūyǎnyīngēngsāngqǐngōngyīnyānlòulùzhāzāsàngsāng2.形似字辨析脾()脾气铺()店铺详()详实碑()石碑辅()辅导祥()慈祥倡()提倡惦()惦念娼()娼妓掂()掂量答案:píbēipùfǔxiángxiángchàngchāngdiàndiān3.词义详解肥美:肥沃丰美。刮痧:民间治疗某些疾患的一种方法。用铜钱等物蘸水或油刮患者的胸背等处,使局部皮肤充
6、血,减轻病情。庚子:天干的第七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家谱: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出阁:方言,出嫁。洗三:给出生后第三天的婴儿洗澡。撑持:勉强支持。款待:亲切优厚的招待。拥挤不堪:人或车船等紧紧地挤在一起,不能承受。门当户对: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等,结亲很合适。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生活,谁也离不开谁。拥挤不堪:拥挤得承受不了。二、背景资料全搜索1.作者简介老舍(l899—1966),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
7、开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老舍回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授。这个时期创作了《猫城记》、《离婚》、《骆驼样子》等长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微神》等短篇小说。1944年开始,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1951年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2.写作背景老舍的这篇散文发表在1943年
8、4月《半月文萃》第九、十期合刊上。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