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663718
大小:4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21
《1129.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竞赛模式的重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竞赛模式的重构---记“扬州市成长杯初中英语同课异构评比活动”2008年暑期扬州市初中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期间,一位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通过观察教师平时如何进行初中英语MainTask板块的教学,可以看出他们新课程的执行意识与能力。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于是开学初我们就确定于11月18-19日举行扬州市“成长杯”初中英语同课异构评比活动。一、活动的背景与意图根据要求定期组织公开课、优质课比赛是教研员的常规工作,这项工作的作用不仅仅是培养了几个优秀教师,而更重要的是促进教师群体教学研究能力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优质课好看不好用,教师在场内听课时有将先进的教育理念
2、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行为的愿望与冲动,而回到讲台依然我行我素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作为一名来自教学一线的教研员,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如何引领教师走进而非“走近”新课程?如何引领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行为?常规学科教研活动以研究课、公开课为主,一般一个学期每个年级两次,存在着重场内,轻场外现象。往往现场活动设计十分细致周密,活动结束后却一散了之;会前教研员、教研组长等少数组织者殚心竭虑,而多数参与者事先事后都无需准备,上课时耳朵听听,评课时说几句恭维话,顺便带个建议,会后也不见行动。大家重视事件的展示,但忽略了规律的总结,大家注重情景的预设,而对“问题的生成”缺乏敏感。为了改变这
3、种沉闷的教研活动形式,我尝试了“点课制”,即活动承办校上一堂公开课,来参加教研活动的学校带一堂“同课异构”的课,抽签决定上课的学校及人选,评课议课环节中,各校结合自己设计的课,阐述你对这种课型的理解,并提出改进建议。“点课制”的好处是,教师的思维被激发了,同时增进了不同层次学校教师间的理解;暴露出来的问题是,还仅局限于课好课坏的评论上,教师的问题意识不强,缺乏主题研讨意识,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教师把这样的教研活动当作一种负担,甚至找出种种借口不来参加活动。教师真的不需要教研活动吗?教师需要怎样的教研活动方式?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某个县的初中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
4、谈,整理出教师最喜欢的教研与培训方式为: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并有专家及其他优秀教师点评。基于以上思考与调研,为了改进教研活动方式,使优质课比赛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我策划并组织了2008年扬州市“成长杯”初中英语同课异构评比活动。力图使优质课比赛的各层各级组织选拔过程,成为年轻教师学习成长的过程,帮助年轻教师尽快走向教学规范,迅速提高教学水平;使公开课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打磨过程成为教师自身发展与再提高的过程;使优质课发挥引领教学实践的作用,并借此活动,深化校本教研,加强校际联片教研,缩小城乡差别,广泛拓展教研空间,使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更具有过程的训练性和实效性。
5、二、活动过程1.方案宣传阶段59月初召开县市区初中英语教研员会议,确定本学期重点研究的课型为11月份同课异构评比活动的课型及活动具体操作形式,执行全员参与层层选拔的机制。为何确定MainTask为同课异构评比活动的课型?初中英语牛津教材MainTask(中心任务)板块要求明确,步骤清楚,语境真实,旨在发展学生的各种语言机能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即通过过程性写作法的指导,逐步提高中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是最能体现教师新课程理念执行力的部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坦言,这一部分平时要用两个课时来讲解其中的知识点,几乎从不留时间给学生在课堂上写作文,理由是学生基础差,没法训练他们
6、的写作能力,即使是那些生源好的学校的老师也很少用过程教学法这样的理论去设计这部分的教学,所以课堂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思维训练过程以及表达的空间被剥夺了,同时也反映出教师课型意识不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为了引领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行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和任务为途径、以语言运用为核心的英语课堂教学特点,我们选择了老师们认为最难,争议也最多的MainTask为同课异构评比活动的课型。为何选择同课异构这种课堂教学竞赛模式?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真正的内涵包括“以生为本”和“以师为本”两个方面。而目前,教学精致化管理下的产物--集体备课笔记和统一的教学案
7、使得最应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出现了庸俗化、模式化、呆板化的倾向。年轻的教师因为有所依赖,也失去了独立思考、独立教学设计的基本功。为了更好地推进校本教研,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展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我们选择了“同课异构”这样的活动形式。同课异构是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主题或同一课例的建构实践,探讨教学的差异性,分析教学的因果性、可塑性与实效性,并及时进行诊断与修正、回溯与提升的一种教学活动,其实质是发扬个性,发展共性。教研员要引导各自区域内的教师学习过程教学法理论,执行全员参与层层选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