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问责制研究

行政执法问责制研究

ID:6638410

大小:4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1-20

行政执法问责制研究_第1页
行政执法问责制研究_第2页
行政执法问责制研究_第3页
行政执法问责制研究_第4页
行政执法问责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政执法问责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我国行政执法问责机制研究——论文副题名作者:专业:准考证号:指导老师:论文成绩:日期: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中文提要行政问责制是我国建立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重要措施,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遏制权力滥用,保障公民权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效方法。行政立法和行政问责处于行政执法的两端,研究行政执法规范化的路径不能仅着眼于行政执法本身,行政立法的规范、行政问责的到位也是必须考量的因素。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在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造成这些问题是有一定深层次的原因,本文对行政

2、执法问责制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在行政执法问责制的性质及主体方面提出新的见解。同时,改变以往行政法学只研究行政法律责任的做法,比较全面地论述了行政公务人员的法律责任体系。而后,详细论述了行政执法问责制的功能、原则、存在问题、问题产生原因以及完善建议。为健全我国行政问责制,提出了完善同体问责,强化异体问责,同体与异体相结合的优化意见。关键字:健全  行政问责制  同体问责  异体问责  论文第一部分为引言: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的梳理与界定)、研究方法与过程以及创新点。请补充!一、引言(一)研究背景自20世纪80年代起,行政执法在公共行政领域普遍开展,“管理就是服务、

3、管理就是执法”的说法也越来越流行,随着近几十年我国行政法制的建设,政府管理的法律途径已经成为现实,行政执法己成为政府管理最具生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纵观以往的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可以发现我国行政执法监督过程中常会出现的问题大多集中在执法行为偏误的损害后果难被追究责任、监督检查结果无人后续负责处理以及就监督者自身的违法失职行为缺乏监督等。因此,建立一套系统可行的行政执法问责制度是实现有效行政执法的重要举措,可以督促行政执法机关及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严格、公正地执法。(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为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问责制度与机制提供一定的建议与意见。首先,为能够推广实施行政执法

4、责任制,需要依据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明确岗位责任和执法权限,统一执法标准,严格执法程序,制定监督检查的考核办法;其次,为实施执法违法追究制度,需要对存在执法违法的机关和人员,在核实后根据其执法违法的情节、性质,依法追究相应的行政责任、经济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以此促进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正确行使权力,从而做到有效地防止权力滥用;最后,通过实施领导负责制,各级行政机关的领导要对本单位行政执法情况全面掌握、全部负责,防止领导对行政执法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包庇、推诿等。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三)文献综述近几年来,政治学界和法学界相继围绕行政执法问责问题开展研究,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论文

5、,并出版了相关的著作。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王成栋的《政府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姚锐敏、易风兰的《行政违法及其法律责任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胡建淼、朱新力主编的《行政违法问题探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郑传坤、青维富的《行政执法责任制理论与实践及对策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朱新力、余军主编的《行政法律责任研究——多元视角下的诠释》(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杨解君主编的《行政责任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胡建淼等的《领导入行政责任问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蒋劲松的《责任政府新论》(社会科学文献

6、出版社2005年版)等。影响较大的论文主要有:张成福的《责任政府论》(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关保英、许长华的《重大事故的行政责任探讨》(载《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ll期);胡建淼、郑春燕的《论行政领导人行政责任的准确认定》(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傅铭玺、付明银的《完善公务员责任追究机制》(载《行政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侯茜、范卫红的01-国公务员惩戒制度与借鉴》(载《行政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莫于川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论要》(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l期);刘松山的《违法行政规范性文件之责任追究》(载《法学

7、研究》2002年第4期);袁曙宏的《论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载《法学论坛》2003年第2期);田思源的《论政府责任法制化》(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等。(四)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大量参考文献的阅读、分析、整理,对行政执法问责制度的建设有所掌握,对行政执法问责现状有所了解,为论文的写作提供了理论基础。3.案例研究法以具体的行政执法问责案件为案例,通过对案例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更好的研究行政执法问责的缺陷与完善。(五)创新点一是对行政执法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