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627643
大小:9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20
《培养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培养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苏州市第十六中学校张燕新有人曾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自主学习对每个人的重要性,为此苏州市教育局专门制定相关规定,增强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研究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始终在施行有效的措施,努力探求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行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有效途径。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从教材的阅读开始,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并进行适时的点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需要指导学生如何通过阅读来加深对概念的理
2、解,并以此提高自学能力。如在《函数》一节的教学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某电信公司手机的收费标准如下:通话时间x(分)…费用y(元)0.61.21.82.4…(1)当使用该种收费方式的手机通话时间分别为1分30秒、2分10秒、3分时,所需交的通话费分别是多少?(2)y是否为x的函数?在“y是否为x的函数?”这个问题上有同学意见出现分歧了,这个分歧是传统的思维的禁锢与数学概念的冲突,是由于没有透彻理解数学概念而引发的误解。这时我并不急于公布正确答案,而是8要求学生再次仔细阅读教材上对“函数”这个概念的定义,将题目中的两个变量与定义中的两个变量所要满足的关系进
3、行严格的比对,同学之间通过交流讨论,更深层次的理解函数的定义,最终达成一致结论:通话费用y是通话时间x的函数。并且同学们也分析出了引起错误判断的干扰因素,那就是y值的唯一性不是针对所有x而言的,通过此类题目,让学生深刻领会仔细阅读的必要性。阅读时进行相关记录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老师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个现象,学生由于审题不清而导致失分,当试卷发到手中看到老师批的“红叉”时,马上会恍然大悟。如:已知点P(m+1,m+3)是x轴上的点,则点P的坐标是。很多粗心的同学由于急于求成,或一念之差会写出类似于(2,0)、(0、2)、(0、-2)等错误答案,而正确的答案
4、则是(-2,0)。于是我指导学生的方法就是在阅读问题的同时,养成对重点条件、关键句子划横线、打圈、加着重符号的习惯,并且对相关条件及时做好“翻译工作”,即把冗长的文字语言转换成简洁的数学语言。如在做该题时,可把m+3划出,并用数0来在原地替换它,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解决信息量特别多的阅读题时,更能帮助学生区分各信息的利用价值的轻重,使数学调理更清晰,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阅读时要善于从题目当中找到相关提示语,并加以重视。如:(图1)已知Rt△ABC中∠C=90°,∠B=3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请说出与△ADE成轴对称的三角形,并分别说出他们的对称轴
5、。很多同学会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出发找到△ADE与△BDE8关于直线DE成轴对称。但是题目中“分别”一词无形中对学生加以暗示:“难道还有另外的三角形与△ADE成轴对称吗?”于是继续仔细观察并分析图形,结合条件得出结论:△ADE与△ADC关于直线AD成轴对称。学生在阅读与反思的过程中解题能力得到的进一步的提高。阅读的过程,不仅是眼睛从书本上感知文字或图象的信息的过程,也是大脑从中提取、处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的过程,更是学生进行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等思维过程。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数学知识浩如烟海,对于初中生而言,要掌握这么多的知识点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
6、是数学学科作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这其间存在着很多的联系,利用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来学习必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知识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如学生掌握的数的范围由有理数扩大到实数,其中适合于有理数的一些规则可以“扩充”到实数的范围,如绝对值、相反数、倒数等等,通过“同化”、8“调整”或“扩大”等手段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认识和掌握更多新的知识点。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有类似之处的知识点,在处理这样的知识点时,我通常采用类比或对比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在《余角、补角》这节课中,我只向学生讲授有关余角的知识,例举有关余角的题目,剩下的补角知识
7、则可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完成:先通过阅读了解补角的概念,找出补角和余角在概念上的联系与区别;对照余角的例题,自编关于补角的例题;最后把余角和补角的知识点综合在一起完成相关习题。这样既减避开了课堂上教师“讲的多”的弊端,又腾出了“学生练”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机会。《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已经牢牢掌握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也是完全相同的,这样就把两个知识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但又要让学生明确,解一元一次
8、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依据则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两类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