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长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技术总结

特长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技术总结

ID:6585695

大小:14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18

特长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技术总结_第1页
特长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技术总结_第2页
特长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技术总结_第3页
特长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技术总结_第4页
特长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技术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特长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技术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特长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技术【摘要】文章结合工程实际,对特长隧道的洞内导线的布设方案、观测方法、及精度检核等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和讨论,并结合了作者本人的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关键词:特长隧道平面控制测量多边形闭合环在铁路快速发展的今天,修建十公里以上特长型铁路隧道的技术已日渐成熟。但是,对质量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的控制好隧道的贯通误差,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技术上都显得十分重要,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是摆在工程测量专业人员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根据长期以来隧道控制测量方面经验,结合某隧道的实际测量情况,对隧道的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技术进行了详

2、细的阐述和总结讨论,以供大家参考。1工程概况:新XXX(XXX)XXX(XXXXXX)铁路XXX隧道位于XXX西省贺XXX市XXX县境内,起讫里程DK526+711~DK539+379,长度12668m,属特长型隧道。全隧道共设四个工区,进口、出口及两座斜井,于线路前进方向右侧DK529+300处设置一号斜井,与线路中线前进方向交角为107°,坡度9.8﹪,平长1508m;于线路前进方向左侧DK536+300处设置二号斜井,与线路中线前进方向交角为36°30′00″,坡度7.85%,平长1353m,相向施工。图1XXX隧道平面示意图2特长隧道洞内平

3、面控制测量施工方案的选定2.1网形图设计隧道在没有挖通之前,地面控制点只能以导方式引入洞内。相对于单导线,由于多边形导线网具有多余观测条件多、图形强度好的特点,因此在本次新建铁路XXX至XXXXXX线XXX隧道洞内平面控制导线采用多边形导线网构网方法,按边角连接方式构网,形成由多个四边形或多边形组成的带状网。具体做法如下:洞口布设一对点,进洞每隔300到600米在隧6道(或辅助坑道)内布设一对控制点,其中一个为主导线,另一个为副导点。观测过程中,全站仪分别安置于主导线和副导点对相邻的主导线和副导点进行测边和测角,形成多个闭合环,在隧道进、出口处连测

4、于CPI或CPII控制点上。在多边形导线网中,主导点的作用是为为隧道内控制点加密及中线放样提供坐标基准;而副导点的作用是增加多余观测条件、提高图形强度以及保证以后洞内导线复测时,其网形和本次测量的网形一致。2.2控制点埋设隧道内平面控制网布设成多边形控制网,隧道内导线点布设在施工干扰小、稳固可靠的地方,点间视线离开洞内设施0.2米以上。导线边长需根据洞内的通视情况、施工现场情况、工序情况进行选择,满足观测条件的情形下,原则上隧道愈长,导线边长也应尽可能长一些,相应能减少导线环的个数。在隧道施工控制过程中,直线隧道布设导线点适宜长度是300~600之

5、间成对布设;曲线地段要以相邻点最远通视条件布设,同时要避让隧道内堆放物品等设备的遮挡。在辅助坑道内,如遇急弯至使相邻点距离较近时,要在通视变化点处事先用砼预埋强制观测墩,然后将控制点布设在观测墩上面。控制点埋设时,采用冲击钻钻孔,再埋设测量标志,最后用水泥或粘合剂将测量标志固定。2.3控制点点号编排隧道内控制点的点号编排如下:主导点编为奇数号,副导点编为偶数号,各个控制点的编号要有唯一性。(如图2.1)控制点A、B两点为洞外GPS测定的高精度控制点CPI或CPII;D1、D2点为地面与隧道口或辅助坑道洞口联系点,D3~D11点为洞内导线点。图2.1

6、带状四边形闭合环2.4隧道内导线网测量技术要求表2.4.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mm)相邻点位坐标中误差(mm) 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测回数6隧道二等1.3351/1000006(0.5″仪器)表2.4.2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等级仪器等级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四等及以上0.5″级仪器4841″级仪器696表2.4.3边长测量技术要求等级测距仪精度等级每边测回数一测回读数较差限值(mm)测回间较差限值(mm)往返观测平距较差限值往测返测二等Ⅰ4423Ⅱ5

7、7表2.4.4气压、气温读数取位要求测量等级干湿温度表(℃)气压表(hPa)二、三等0.20.52.5资源配置导线网测量仪器设备选用具有目标自动识别的徕卡TCA2003型电子全站仪,标称精度为测角精度±0.5″,测距精度±(1mm+1ppm),配合TrimbleTSC2手薄进行观测,并配备一个在检定有效期内的大气压强表和一个检定合格的温湿度计。五个脚架及四套重复性与互换性较好的棱镜及基座组件。操作人员为五到六人。2.6施测前的准备工作在高精密控制测量作业中,准备工作犹为重要,准备工作要做得到位、细致,工作程序进行严谨周密,是最终精度保障的前提。首先

8、是要检查仪器、脚架的状态是否正常,常规性的指标必须全部满足,包括脚架的每一个螺丝。其次是反射棱镜(包括基座)的重复性与互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