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直线的夹角》教案

《两条直线的夹角》教案

ID:6579524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18

《两条直线的夹角》教案_第1页
《两条直线的夹角》教案_第2页
《两条直线的夹角》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两条直线的夹角》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两条直线的夹角》教案奉贤中学金红卫执教时间:2005年9月26日执教班级:高二(16)班教学目的:1、掌握两条直线夹角的概念,能推导并掌握夹角公式;2、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3、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两条直线的夹角公式教学难点:夹角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与直线有关的一些概念,如直线的方向向量、法向量和直线的倾斜角、斜率,并能够根据条件选择写出相应的直线方程。反之亦然。对于两条直线,重合、平行和垂直是比较特殊的位置关系。如何刻画一般情况下两条直线的位

2、置关系呢?引入课题:两条直线的夹角。概念:(1)相交直线的夹角;(2)重合或平行直线的夹角。显然,直线的夹角和直线的方向向量、法向量、倾斜角、斜率好象都有点关系。那么给你两条直线的方程,你能否推导出求两条直线的夹角公式呢?二、自主解决:第一种情况:已知L1:a1x+b1y+c1=0(a1、b1不全为零),L2:a2x+b2y+c2=0(a2、b2不全为零),求L1与L2的夹角。第二种情况:已知L1:y―y1=k1(x―x1),L2:y―y2=k2(x―x2),求L1与L2的夹角。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在独立研究

3、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第一种情况的注意点:向量的夹角并不等于直线的夹角。第二种情况的注意点:倾斜角的差并不等于直线的夹角;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公式一:cosα=3――公式二:tanα=应提醒学生注意公式推导过程中的分类讨论和公式适用的条件。反思:(1)研究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2)懂得分工、合作、交流、共享。一、知识应用:[例1]已知两条直线的方程分别是L1:3x+y+2=0,L2:2x-y-3=0,求L1与L2的夹角α。变式:若L2改为y=3呢?给为x=-2呢?反思:(1)懂得选择合

4、适的公式;(2)注意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例2]已知直线L经过点P(-2,),与直线L0:x-y+2=0的夹角为,求直线L的方程。反思:利用斜率求解时要注意斜率不存在是否满足要求(夹角非900时应有两解)。二、学生总结,教师归纳:(1)两条直线的夹角的概念;两条直线的夹角公式。(2)在推导公式和应用公式过程中的体会。三、布置作业:教材P.73——8,9;补充题:(1)已知直线L经过点P(0,3),与直线L0:y=2x+1的夹角为,求直线L的方程。教案说明:1、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是教师面临的

5、新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营造模拟科学研究的情境,关注学生的创造性及主体性人格培养,重在学习过程而非研究结果。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的综合能力,是研究性学习能力在数学学科的具体表现。本节课运用“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力图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能在独立思考的同时积极展开讨论,始终处于思考、尝试的动态活动之中,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氛围。3――2、在教材处理过程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和学生学习能力较强的特点,设计了两

6、种不同情况下的直线夹角公式推导要求。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科学研究意识,在问题解决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