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学案】10-11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配套学案ppt(教师版) 人教新课标版

【金榜学案】10-11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配套学案ppt(教师版) 人教新课标版

ID:65408346

大小:1.28 MB

页数:47页

时间:2024-08-29

上传者:U-3743
【金榜学案】10-11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配套学案ppt(教师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金榜学案】10-11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配套学案ppt(教师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金榜学案】10-11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配套学案ppt(教师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金榜学案】10-11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配套学案ppt(教师版)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金榜学案】10-11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配套学案ppt(教师版)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金榜学案】10-11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配套学案ppt(教师版) 人教新课标版_第6页
【金榜学案】10-11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配套学案ppt(教师版) 人教新课标版_第7页
【金榜学案】10-11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配套学案ppt(教师版) 人教新课标版_第8页
【金榜学案】10-11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配套学案ppt(教师版) 人教新课标版_第9页
【金榜学案】10-11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配套学案ppt(教师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0页
资源描述:

《【金榜学案】10-11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配套学案ppt(教师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一~三单元(60分钟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0·黑龙江检测)人类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物品的材料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得的是()①铁器②玻璃制品③竹编工艺品④塑料器具⑤石器⑥木制家具A.①③B.②⑤C.①②④D.③⑤⑥ 【解析】选C。铁器、玻璃、塑料属于人造材料,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得的;竹子、石、木材属于天然材料,通过加工改变其大小、外观等方式可变成工艺品、家具等器具。 2.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花香溢满园——分子在不断运动B.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分子发生了变化C.水结成冰——分子变大D.氯化钠溶液导电——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解析】选C。水结成冰,构成物质的分子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嘴尝实验室中蔗糖的味道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对着其他同学,便于观察C.刚取用过硫酸的胶头滴管,未经清洗,接着用来取盐酸D.将固体氢氧化钠盛放在烧杯内称量其质量 【解析】选D。实验室中的药品不能品尝;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要对着其他同学,以免液体飞溅发生意外事故;取用过液体药品的胶头滴管必须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后再用来取另一种试剂。 4.科学研究证明头发的成分能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如表所示,健康人的每克头发中约含有:这里的铁、锌、铝、硼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离子【解析】选C。宏观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题中的铁、锌、铝、硼指元素。 5.下列变化中分子的变化情况有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则它是()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B.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C.氧气加压降温变成液态氧D.氢气在空气中点燃发生爆炸【解析】选C。A、B、D三项都是化学变化过程,分子一定发生了变化,分子变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了新的分子;C是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6.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解析】选C。汽水是溶液,溶液与空气是最常见的混合物;铂铱合金中至少含有金属铂和铱,故A、B、D皆属于混合物。 7.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A.面粉和蔗糖(加水,振荡)B.硬水与软水(加肥皂水,振荡)C.蒸馏水与盐水(过滤)D.白酒和食醋(闻气味)【解析】选C。蒸馏水与盐水都能通过滤纸进入滤液,滤纸上都不会留下任何固体,用过滤的方法无法区分蒸馏水与盐水。 8.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于制作烟幕弹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解析】选D。氧气虽然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 9.(2009·肇庆中考)右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镁原子结构图中X=8B.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C.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D.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 【解析】选D。由于原子不显电性,故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X=8,A正确;原子序数即核内质子数,B正确;镁在化合物中表现+2价,氯表现-1价,故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D错。 10.下列不属于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A.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发出白光C.放出热量D.生成大量水雾【解析】选A。化学现象是能直接看到感触到的,蜡烛燃烧虽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我们不能直接看到,故A错。 11.下列符号:2N、N2、H2O、2CO、SO2中,数字“2”的意义能用来表示分子个数的有()A.2个B.1个C.4个D.5个【解析】选B。2N中的2表示2个氮原子;N2、H2O、SO2中的2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某元素原子的个数;只有2CO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 12.(2009·娄底中考)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A.H2O——1个水分子B.——1个钠离子C.3Fe3+——3个铁原子D.2H——2个氢元素【解析】选A。书写离子符号时要用数字和“+”、“-”号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电性,应表示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B错;C表示3个铁离子,C错;2H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D错。 13.(2010·恩施检测)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它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不变C.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D.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解析】选D。催化剂不是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只有反应物的量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才会增加,故D错误。 14.下列变化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动植物呼吸B.食物腐败C.蜡烛的燃烧D.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析】选D。氧化反应是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而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过程中,没有氧气参加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 15.某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内可能含有一种气体杂质,经测定容器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其中混有的杂质可能是()A.COB.O2C.H2D.NO2 【解析】选B。C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2/(12+16×2)×100%=72.7%,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所以杂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且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高于80%,C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12+16)×100%=57%,H2中不含有氧元素,N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2/(14+16×2)×100%=69.6%,O2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氧元素含量为100%,故选B。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3分)16.(10分)根据如图所示填空:(1)请写出各仪器的名称: (2)可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填序号,下同)(3)可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____;(4)可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的是___;(5)可用于配制溶液和用于较大量物质间反应的仪器是____;(6)制作过滤器必须用到的是___。 【解析】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烧杯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燃烧匙可直接加热;收集气体用集气瓶;烧杯既可配制溶液,又可作反应容器,制作过滤器必须用漏斗。答案:(1)燃烧匙集气瓶漏斗试管夹烧杯(2)D(3)A(4)B(5)E(6)C 17.(5分)找出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从中发现规律,这是我们学好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下面是五种含氮元素物质的化学式:a.N2b.NH3c.N2O4d.N2Oe.HNO3请你回答:(1)五种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用序号表示)。 (2)仔细观察,在这五种物质中,你还可以发现其他几个规律,请你写出其中两个,并排列成序(排列顺序用序号表示):①___;依据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依据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化合物中,氢元素常表现+1价,氧元素常表现-2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分别求出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按照题意进行排列;(2)排列的规律可从以下几点考虑:①分子中原子个数的多少;②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③五种物质中都含氮元素,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也不相同。 答案:(1)b、a、d、c、e(2)①a、d、b、e、c分子中含有原子个数由少到多②b、a、d、e、c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③e、c、d、b、a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少到多等(答案不惟一,任选两个或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8.(6分)某同学在实验室中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先把黑色的二氧化锰粉末加入到锥形瓶内,然后将无色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长颈漏斗中,发现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 (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___;(2)由此实验知,二氧化锰的物理性质有①____;②____;过氧化氢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3)反应完毕后,为回收二氧化锰,可用装置B进行操作,该装置中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它起的作用是___。 【解析】(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需等到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2)颜色:黑色;状态:固体;溶解性:不溶于水;过氧化氢能分解生成氧气是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3)过滤操作时,应用到玻璃棒,引导液体流下,防止液体溅出。答案:(1)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2)①黑色固体②不溶于水(合理即可)过氧化氢能分解生成氧气(3)玻璃棒引导液体流下 19.(2分)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1)你认为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2)电解水时,小明发现气泡产生的极为缓慢,你能为他提出的建议是____。 【解析】该装置用量筒代替气体收集装置,便于量取气体的体积;纯净水的导电性较弱,可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加导电性。答案:(1)便于量取气体的体积(2)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加导电性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20.(10分)在实验室中,现有几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它们分别是:镁粉、铁粉、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教师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把它们鉴别出来。(1)某小组经讨论认为具体步骤如下:A.分别取少量固体,用火柴点燃,发现有一种固体剧烈燃烧,发出强光,该固体是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 B.取少量固体,分别用磁铁接触,发现有一种固体被吸引,该固体是____;C.取少量固体,分别加水观察:①溶解且液体温度升高的是____;②溶解且液体温度降低的是____;③溶解且液体温度基本不变的是____。(2)步骤有先有后,你认为以上操作首先进行的是___;①只是A②只是B③只是C④哪一项都可 【解析】镁在空气中能燃烧,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镁和铁都是金属,不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液体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液体温度降低,食盐溶于水液体温度基本不变。由于利用物质的性质大不相同,故哪一项操作首先进行都可。答案:(1)A.镁粉镁+氧气氧化镁B.铁粉C.①氢氧化钠②硝酸铵③氯化钠(2)④点燃 21.(10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计划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过程如下:【查阅资料】(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2)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设计方案】下表是他们的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 【解析】由图示知,收集气体的方法为排水集气法,由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水的含量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水的含量,氧气含量变少,故盛有呼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白色浑浊较多;木条在空气中燃烧较旺;呼出的气体在干燥的玻璃片上能出现较多水雾。 答案: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22.(6分)请根据如图所示的情景,编写一道计算题。 (1)由图编写题目,再根据编写的题,求出结果;(2)现有2.7g食盐固体,若要把它配制成0.9%的生理盐水,应该怎样操作?(简述步骤)【解析】由题中情景知,社区医院内,准备用食盐配制生理盐水,于是可编写溶液配制的题目。例如:用2.7g食盐可配制多少克0.9%的生理盐水?可设配成盐水的质量为x,则x×0.9%=2.7g,解得x=300g,配制溶液的步骤主要有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 答案:(1)用2.7g食盐可配制多少克0.9%的生理盐水?(其他合理答案亦可)可配成0.9%的生理盐水的质量为300g;(2)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 23.(6分)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1)合格奶粉的质量标准为:每100克奶粉中含蛋白质18克。现测得某100克奶粉中含有的蛋白质中氮元素的质量为0.5克,这种奶粉是否合格?(2)某种氨基酸的化学式为C5H11O2NS,求这种氨基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析】(1)设100克奶粉含有蛋白质的质量为x,则x×16%=0.5克,x=3.1克<18克,故奶粉不合格;(2)这种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5+1×11+16×2+14+32=149,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149×100%=9.4%。答案:(1)奶粉不合格(2)9.4%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