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51821
大小:1.09 MB
页数:93页
时间:2017-08-25
《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皖西学院2014年10月目录第一部分现有建设基础1第二部分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5一、建设指导思想5二、建设思路5三、总体建设目标6四、具体建设目标6第三部分主要建设任务9一、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优化人才培养体系9二、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15三、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双能型”队伍实现新突破18四、工程化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实践育人能力20五、全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育人工作21六、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23七、实施“红色文化育人工程”,培育应用型大学文化软实力25
2、八、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提升应用型大学治理能力27第四部分重点建设项目29重点建设项目Ⅰ——制药工程重点专业建设方案29重点建设项目Ⅱ——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重点专业建设方案40重点建设项目Ⅲ——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重点专业建设方案50重点建设项目Ⅳ——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方案64重点建设项目Ⅴ——网络工程(物联网方向)重点专业建设方案72第五部分建设进度、经费安排84一、五年建设进度安排84二、经费预算安排84第六部分保障措施87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发展能力提升计划>和<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通知》(皖教办[2013]8号)、《安徽省教
3、育厅、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4年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皖教办[2014]18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14年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部分项目的通知》(皖教高[2014]11号)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征求〈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分类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皖教秘高[2014]87号)等文件精神,按照省级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总体目标与要求,结合安徽尤其皖西大别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皖西学院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总体实施规划(2014-2020)》、皖西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学校发展实际,在反复论证基础上,制定本建设方案。第一部分现有建
4、设基础皖西学院是2000年由原六安师范专科学校、皖西联合大学和六安师范三校合并升本的新建本科院校。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4个,全日制学生1.9万人。2006年,在全省新建本科院校中,率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获批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和省级硕士学位立项建设规划单位;2013年作为全国新建本科高校惟一试点院校、安徽省首批试点院校,通过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一、紧抓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办学实力提升明显2009年,学校获批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五年来,学校坚持发挥省级“示范校”建设龙头作用,狠抓应用型本科核心能力建设,在专业建设、队伍建设
5、、办学条件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服务地方能力建设五大领域,重点出击,学校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社会贡献等三个方面对同类院校示范与辐射作用明显。2013年学校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以重点建设专业——生物工程为例,先后获批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并在专业发展基础上,获批“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石斛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为新建本科院校探索了一条以专业建设引领转型发展、凝练学科平台的发展新路径。二、敢为人先通过两轮本科教学评估,借力助推转型发展自新世纪升本之初,学校就确立了以评促建设、迎评促转型、向评估借“89东风”的发展新思路。
6、升本三年后的2003年,学校主动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历经三年锤炼,于2006年在全省新建本科院校中率先通过评估。借首轮评估,学校成功实现由师范专科向合格本科、由师范教育为主向多科性应用型本科的初步转型。2012年,学校抢抓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新机遇,作为全国七所试点院校之一,主动参加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工作。2013年,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首家通过审核评估试点。通过第二轮评估,学校将迎接省级应用型本科“示范校”验收与迎评工作有机融合,合二为一,“五个度”推进,全面提升应用型大学发展内涵。目前,学校正持续巩固审核评估长效机制,推进学校新一轮转型发展。三、以“壮士断腕”的魄力推进
7、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成效突出升本之初,学校首批本科专业全部为师范类专业。2004年以来,学校以“壮士断腕”的魄力,以服务地方重大发展需求为导向,出重拳深度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转型:先后进行两轮次大规模院系资源重组,不断拓展应用型学科专业生长点;果断停招11个社会需求不旺的长线专业,撤销3个专业;优先发展地方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亟需的应用型新专业。2009年以来新发展的十多个新专业,全部为主动对接服务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旅游商贸、文化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