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463118
大小:4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14
《武汉市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总体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武汉市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总体方案武汉市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位于武汉蔡甸区境内,是武汉市规划建设重点功能区。该区域山水资源保护良好,湖泊岸线自然曲折,港汊天然交错,山体远近相映,湖光山色形成独特环境。新城属于武汉新区范围,毗邻武汉经济开发区和汉阳区,具有良好的城市和产业依托,具备建设生态宜居新城的优越条件。区域范围内已建成连通318国道和107国道的知音湖大道,东西向有连接武汉经济开发区的天鹅湖大道,连接汉阳区的新天大道、以及武汉城市圈快速出口路汉蔡高速及三环线等道路,交通便捷。该区域共涉及42个行政村,现
2、有人口4万人。低密度人口和较大面积可用地为科学规划提供了条件。加快生态宜居新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创新之举,有利于服务配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的发展;有利于承接武汉中心城区人口外移,减轻中心城区人口密度的承载压力;有利于吸纳中心城区产业辐射,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提高生活品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利于武汉市和中部地区在建设宜居新城方面探索途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具有典型代
3、表意义。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市级重要功能区和重大项目建设的部署和要求,为先行先试,探索道路,加快推进武汉市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建设,现拟定总体方案如下:8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切入点,秉承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谐社区、科学管理的规划建设理念,聚合国际先进的生态环保、节能技术,造就自然、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生态环保、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水平上实现新的跨越,
4、努力把生态宜居新城建设成“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全民创业高新产业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二、建设原则(一)生态环保优先的原则。突出生态优先的理念,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实施水生态修复和土壤改良,建立以本地适生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恢复自然水系和植被。建立健全环保政策,完善环境卫生设施,加强环境监控,建立统一、高效、协调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区域协调,突出生态经济。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理念,积极推广新能源技术,加强能源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先发展地热能、太
5、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充分应用建筑节能技术,所有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达100%。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效循环。(三)生态宜居的原则。8按照既适宜居住又方便创业的要求,建设生态宜居环境。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的生态人居系统。大力支持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加强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康乐区建设,大力发展以旅游度假、商务休闲、会展经济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6、四)先流转后征用的原则。加强宣传和引导,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对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企业,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农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五)先还建后拆迁的原则。坚持把拆迁还建作为生态宜居新城建设的重要环节。规划区现有房屋按政策实施拆迁,按规划配套建设好农民还建居住区,确保拆迁农民及时入住新居。(六)先安置后转移的原则。加强对就业人员特别是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增强就业能力,变“体能型”就业为“技术型”就业,提高就业的质量和
7、效益。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形式多样、农民自愿”的原则,依法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地解决农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七)先储备后开发的原则。加快规划区域的土地储备,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区土地储备中心进行储备,通过市场运作,引进国内外知名大企业按生态规划要求开发建设。三、功能定位用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推进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8建设,将其建设成为综合性的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等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的平台,成为武汉市“两
8、型社会”试验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全民创业高新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拓展活力的新区。在功能分区上,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主要分为马鞍山生态宜居板块、南湖旅游观光板块、高湖科教文化板块和文岭现代服务业板块等四大板块。马鞍山生态宜居板块是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的主要居住区。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构建生态友好、设施完善的人居系统;发展适应两型社会特点的产业体系,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商业金融、邮电通讯、行政办公等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