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基础资料汇编

安顺基础资料汇编

ID:6451202

大小:6.08 MB

页数:130页

时间:2018-01-14

安顺基础资料汇编_第1页
安顺基础资料汇编_第2页
安顺基础资料汇编_第3页
安顺基础资料汇编_第4页
安顺基础资料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顺基础资料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1.1地理位置安顺市自古为“黔腹,滇喉,粤蜀之唇齿”,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安顺市位于贵州省中西部,介于东经105°13′—106°33′,北纬25°21′—26°37′之间。东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靠六盘水市,南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接贵阳市及毕节地区,东西宽133公里,南北长142公里,总面积9264平方公里。安顺市地势北高南低,海拔一般在1200—1400米,最高点是关岭县永宁镇旧屋基东面大坡,海拔1847米,最低点是镇宁县良田乡北盘江出县境处,海拔359米。境内多低山丘陵,喀斯特区面积占71.5%,坝区面积为15%。境内

2、大多数县(区)分布有石灰岩和白云岩,岩溶发育充分,多洞穴瀑布、奇山异水。安顺市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西部和南部河谷具有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特点。降水多集中于5至8月,年平均气温14—16℃,年平均无霜期280天左右。安顺市处于长江与珠江分水岭地带,境内主要河流有乌江和北盘江。1.2历史沿革与历史文化环境1.2.1历史沿革安顺在旧石器时代有“穿洞文化”,殷商有“伐鬼方”的记载。春秋时期属牂牁国。战国时期属夜郎国。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中心在夜郎邑(即今安顺),秦属象郡,汉属牂牁郡,魏晋南北朝属南牂牁郡和夜郎郡,隋属牂州牂牁郡,唐属江南道,宋属绍庆府。公元1257年(元蒙古宪宗七

3、年)以普里、普东置普定府。公元1303年(大德七年)改普定府为普定路,隶属云南省曲靖宣慰司。公元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复改普定路为普定府。公元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建普定卫。公元1383年(明洪武十六年),元习安州改为安顺州,治今西秀区旧州。公元1385年(明洪武十八年)府废,安顺州直属云南布政司。公元1438年(正统三年)改隶贵州都司、成化中,安顺州徙治普定卫城(今安顺城)。公元1602年(明万历三十年),升安顺州为安顺军民府。公元168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改安顺军民府为安顺府,辖归化厅(今紫云县)、郎岱厅、镇宁州、永宁州、普定县、安平县、清镇县。民国初始,仍

4、沿袭清朝建制为安顺府。民国三年(1914年)安顺府直辖地及原普定县大部分地区改为安顺县。1935年于安顺设第二行政专员督察区,辖安顺、平坝、镇宁、关岭、紫云、普定、郎岱、织金八县;1936年划清镇属之。1937年改为第三专区,移治兴仁,辖安顺、兴义、兴仁、安龙、盘县、贞丰、安南、普安、册亨、郎岱、关岭、普定、镇宁、紫云十四县。1950年设安顺专区,驻安顺,辖安顺、平坝、紫云、镇宁、郎岱、普定六县。此后,政区辖县历经五次变动,有增有减,亦有划出划入。1970年改为安顺地区,辖修文、息烽、开阳、清镇、平坝、安顺、普定、镇宁、紫云、关岭及安顺市十一个县市。1996年1月,清镇、修文

5、、开阳、息烽划归贵阳托管和管辖。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安顺地区设立地级安顺市,撤销县级安顺市设立西秀区。现在安顺市辖西秀区、普定县、镇宁县、平坝县、紫云县、关岭县、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州黎阳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安顺市城址始建于元朝,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筑城,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原安顺市的建制曾几经反复,1958年12月始改安顺县为安顺市,1962年撤销安顺市恢复安顺县,1966年恢复安顺市,与安顺县并存。1990年3月,安顺市与安顺县合并,组成新的安顺市。2000年6月,设立地级安顺市后,原县级安顺市,撤市设区,称西秀区。1.2.2历史

6、文化环境安顺自古即为黔西物资集散地,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之称。至明清时代,安顺就“城墙高筑,驿道环通,庙宇棋布,亭塔耸峙”。境内文物古迹遍布,民族文化丰富多样,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市域内文物点318处。有穿洞旧时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安顺文庙、平坝天台山伍龙寺、王若飞故居、红岩古迹、摩崖壁画等;有蜡染、刺绣、布依地毯、屯堡文化、石头寨、蔡官地戏等浓郁的民族文化,是经济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安顺人杰地灵,近现代名人联袂而出。有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著名教育家黄齐生等等,可谓群英荟萃、交映生辉。1.3政区概况

7、安顺市是贵州省的一个地级市,下辖西秀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果树风景区,平坝县,普定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三区五县,80个乡镇(其中42个乡,38个镇),市域面积9264平方公里,市域的城镇分布密度为0.87个/百平方公里。2006年底全市总人口260.9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53万人,农业人口220.45万人,城镇人口为73.71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0.0%,农村建制镇平均人口规模33031人。1.3.1西秀区行政区划6个街道办事处:东街办事处,南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