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ID:6437973

大小:43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1-14

201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1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1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1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1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中考真題201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2012•绵阳)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B.斑马倒影 C.水面“折”枝D.雨后彩虹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色散。专题:应用题。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①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如:透镜的应用、池水变浅了等.②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③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

2、的现象,比如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平面镜成像等.解答:解:A、在浓密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许多光斑是利用了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道理.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斑马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其实质是光的反射.故B符合题意;C、水面“折”枝是光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发生折射的结果.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光的反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等相关的现象在生活中均非常常见,且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们应把握其实质,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区

3、分才行.2012年中考真題2.(2012•绵阳)如图,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说明(  ) A.两铅块被压得太紧B.下面所吊的重物还不够重 C.两铅块分子之间有引力D.大气压作用使它们不能分开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专题:应用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条件,即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解答:解:两块表面平整的铅放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下面能吊起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3.(2012•绵阳)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

4、,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利用纳米科学技术可以操控物质的分子 C.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一定减小 D.由于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考点:物质的组成。专题:应用题。分析:(1)物质的组成.(2)根据分子动理论知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且固体分子之间的空隙一般小于液体的分子之间的空隙.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解答:解: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但不是最小的;故A错误;B、利用纳米科学技

5、术可以操控物质的分子;故B正确;C、一般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一定减小,但水变成冰体积变大;故C错误;D、由于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同相;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成物质组成的理解和分子的物理性质.4.(2012•绵阳)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光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 B.无论何种信息的传递都需要介质 C.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2012年中考真題 D.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是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息考点:信息与信息传播。专题:应用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让

6、信息踏上信息高速路的载体: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光纤通信.解答:解:A、声、光和电磁波中,声能传递信息,光和电磁波也能传递信息.符合题意.B、利用电磁波传递的信息是不需要介质的.不合题意.C、固定电话利用电流传递信息的,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不合题意.D、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是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息,网络通信是利用利用数据通信传递信息.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踏上信息高速路现代通信的了解,是一道综合题.5.(2012•绵阳)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只要物体振

7、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D.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专题:应用题。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2)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并不是所有的声音人耳都能听到.(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解答:解:A、噪声也是声音,也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正确;C、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发出声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声音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