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习题测试答案

《曹刿论战》习题测试答案

ID:6421355

大小:2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1-13

《曹刿论战》习题测试答案_第1页
《曹刿论战》习题测试答案_第2页
《曹刿论战》习题测试答案_第3页
《曹刿论战》习题测试答案_第4页
《曹刿论战》习题测试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习题测试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曹刿论战》习题测试出题人:高扬1、写出第一段评注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他和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乃入见”评注不答),先写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开篇就指出战争发生的时间,作战对象,战争的性质和鲁庄公决定应战,为下文“曹刿请见”作铺垫。写曹刿和乡人对话,说明他对这次战争已有深远的考虑,对统治者的鄙陋也有认识。曹刿的答语正是全文的纲领,下文便一面写曹刿的“远谋”,一面写庄公之“鄙”。(评注不答第二层“问‘何以战’”到段末),接写曹刿和庄公关于战前准备的对话。通过三组

2、对话表现了庄公的鄙陋。使庄公认识到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显示了曹刿的“远谋”。写法上对比:曹刿与同乡人的对比;曹刿与鲁庄公的对比。2、本文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塑造了曹刿的形象,请你谈一谈。曹刿是一位有远谋的军事家,在作战前,就认识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他热爱自己的国家,关心国家大事,敢于进谏,善于进谏;面临强敌,胸有成竹、从容不迫,通过他战场上指挥的两次“未可”和“可矣”,说明他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3、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战争之前,曹刿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与庄公会面时,

3、曹刿分析了庄公的三次答话,两次否定,一次赞许,纵观曹刿所言,皆着眼于民,这是他在政治上的远谋;在作战的过程中,他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远谋。4、鲁庄公是一位昏庸的国君吗?请你谈一谈。鲁庄公是一位平庸的国君,他和昏庸的国君不同。他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恩小惠和求神保佑上,可见他政治上无能;战争中,他急于求战,战胜后又不知原因,可见他军事上的无知。但他在战前能够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能够纳谏;作战中能听从曹刿的指挥,战后能虚心询问战胜的原因,由此可见,他和一般昏庸的君主是不同的。5、“肉食者鄙”“鄙”

4、表现在哪里?1)鲁庄公的三答,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2)“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未察敌情,急躁冒进,罔然进军。3)“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6、写出第二段评注第二段,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文章把庄公和曹刿的不同指挥方式作了对比描述:写庄公,以“将鼓”“将逐”跟上文“将战”相应,表现他在作战中不察敌情,急躁冒进;写曹刿,则以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他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战机。这实际上是又一次把曹刿的“远谋”和庄公之“鄙”作了对比,同时通过人物的语言与动作刻画

5、了人物的性格。7、写出第三段评注第三段,写曹刿论述这次战役取胜的原因。它展示了曹刿作战指挥智勇双全的特点。先用不知“其故”,足见庄公完全不懂军事,这既印证了开头说的“肉食者鄙”,又自然引出曹刿论述的两层意思:第一层以“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进攻的观点,回答了作战时为什么在“齐人三鼓”之后他才认为可以击鼓进军的问题;第二层以“大国难测”,以谨防埋伏为根据,提出判断敌方真实动态的观点,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驰”的原因。这就进一步说明曹刿的确是一位有“远谋”的军事家。这段

6、文字是从道理上对第二段战事实况的分析和论述,紧扣“曹刿论战”突出中心。8、史料裁剪得当是本文一个显著的特点,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好处:这样剪裁,突出了曹刿的“远谋”,对再现军事家曹刿的形象、突出文章中心具有极大的作用。9、谈一谈曹刿在战场上镇定自若,从容自信的基础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军事上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战略战术上把握有利战机,仔细观察敌情,在充分了解自己实力的前提下充分研究对手的实力和特点,做到知

7、己知彼。启示围绕“面对大事和变故应运用智慧沉着应对”来回答。(1观点。2引原文。3联系现实贴近观点)10、你知道历史上还有哪些以少胜多的战例?并指出一、二并分析原因。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得胜的原因围绕着“得民心者得天下“来谈。官渡之战,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运用许攸建议,曹操奇袭袁绍乌巢,出奇制胜,击败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赤壁之战,曹操号称80万大军进军孙吴,孙权以三万兵力并与刘备联手,最后以少胜多,取得了胜利。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结合此观点,说明弱小的鲁国能

8、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1)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2)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3)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4)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后两点是“天时”因素。总之,鲁国取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