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341360
大小:3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1-10
《音乐基础知识与欣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音乐基础知识与欣赏》结课作业专业:学号:姓名:一、什么是音乐的节奏,试着找出生活中的各种有节奏的细节,再谈谈在音乐中节奏与旋律的关系。节奏是指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音乐中的节奏概可以说是音乐的"进行",这个概念包括了音乐中各种各样的运动形态,既有轻重缓急,也有松散与紧凑;具体些说,节奏包括节拍和速度这两个概念,前者是指音乐规律性的强弱交替的运动,即拍点的组合,后者是指这种律动的速率。在生活中的节奏很多,例如,均匀的脚步声、打呼声、火车行驶的咔嗒声、母鸡下蛋后的咯咯声、钟表数秒、脉搏跳动、下雨时的哗哗声、蝴蝶挥
2、动的翅膀、军人的正步等等。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和基础,它体现音乐的主要思想或全部思想,用调式关系和节奏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独立的许多音的横向单声部进行。旋律是由许多音乐基本要素,如调式、节奏、节拍、力度、音色表演方法方式等,有机地结合而成。旋律在多声部音乐中,由于组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主调音乐”。就是说一个声部(大多为高声部)为主要旋律,其它声部都为它伴奏、衬托。有几个声部的旋律完全相同,也可能不同,并且都具有独立的作用,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进行中没有主次,谁也不愿意衬托谁,互不相让,而又不协调地结合在一起,
3、构成的音乐叫“复调音乐”。旋律是指长短、高低、强弱不同的一连串乐音有组织地进行。它是音乐的基础和灵魂.节奏是指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二、听音乐试图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比较中、西方音乐在表达方式、审美价值上的区别。音乐是文化的孕育出来的精华的一种结晶形式,是文化的外延。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中华悠久的历史活动种积累的丰富的审美经验,由于地域的差异,文化和风俗的不同,它显然有别于西方古典音乐。西方人看世界,是采取科学的,理性的态度,是物我对立的。而中国人则全然相反,认为宇宙是个“虚”的空间,其间只有鼓动“万物”的
4、“气”才是实在的。因此,中国人的宇宙空间意识是人在“虚、空”中,是宇宙的造化:人自在虚空中,“伏仰自得”,尔我不分,浑化为一。西方音乐从浪漫主义晚期起,写作技法日趋繁富。其对传统的叛逆大致从理查.斯特劳斯开始,经过德彪西的“质的飞跃”,勋伯格的“异化”,一直到斯特拉文斯基、梅西安、斯托克豪森,技法愈来愈精细,其装饰性因素之多。而中国人更习惯于音乐的韵味,“情”和“韵”始终贯穿于中国音乐的指导思想之中。因此,一切技法都包绕着“情、韵”二字。其次审美的差异也造成东西文化差异:“在审美追求上,中国音乐艺术以‘和’为
5、理想,尚虚无,求空灵,讲韵味,求深邃,讲意境,求气韵生动,强调直觉与领悟,注重生命本体。这与西方音乐求深刻,强调理性与思想,把实有,意义与情感作为精神支柱的音乐审美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当今的音乐美学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互相斗争、交融、互补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的和谐,礼仪之美;道家的自然,天人合一;佛家的空灵,悟性,禅意等,相对比较主观。所以多讲求和谐、幽美、深沉,旷达等。是人的内心世界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的自然流露,突出“情”和“景”的交融。。西方古典音乐在西方戏剧的
6、发展背景下,着重美学及功能性,故此比较客观。西方古典音乐以深刻严肃见长,突出主客对立,大都带有正剧或悲剧色彩,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壮美”。所以多音域宽广,曲调刚健、情绪激昂、气魄宏大。一样是表现人的不屈精神,《命运交响曲》就显得深沉而铿锵了,首先就是通过强节奏的开奏震撼人心。乐器发展的差异也造成影响:中国的音乐多是单音,旋律的,所以中国的乐器结构简单,多是不能演奏和声的。中国民族乐器比如说琵琶、扬琴、箫、笙,唢呐多以“丝”“竹”为材,故称丝竹之乐,具有柔,细,清的音乐特征。西方乐器比方说圆号,小号,萨
7、克斯等多以金属为材。西方古典音乐是和声的,多声部的,所以乐器多很复杂,机构精细繁复,多能演奏和声,如钢琴,吉他等。故音色丰富,音域宽广,表现力强。追求知识,认识自然,故西方文化天然地具有一种外向性品格,表现出一种对外部世界的强烈的征服欲和占有欲。而注重生命,追求安乐,则自然会使中国文化具有自得、自足的内向性品格,使其具有一种收敛的、封闭性的特征。西方文化侧重知识的获得,而知识是客观的、外在的、条理化的,故而其心灵的结构是开放的,它有待于外部实践的检验、确证,并在这种验证之中才能确证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中国文化则
8、不然。中国文化侧重生命享乐,而生命纯粹是个人一己之所有,享乐也只是个人感官的特权,故而其心灵结构是封闭的,它不需要外部世界的证明,不需要第三者的认可,只要个人自己的真切感受便够了。因为这个差别,所以中国人的心灵不像西方人需要一个外部世界支撑着、证明着,而是自己支撑自己,自己证明自己;它是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得、自足。中国哲学始终以语录体形式著述就是最典型的例证。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在中国学者看来,他只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