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3381942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3-09-27
《学生上课爱走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学生上课爱走神?8个游戏让课堂高效又有趣心浮气躁、上课走神、写作业磨蹭、好动……你的课堂上有这样的现象吗?其实,这些坏习惯都源于一个原因——学生的专注力太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是,我们在尊重天性的同时,也要适当引导,提升他们的专注力。 这些让老师和家长很头疼的小毛病,其实完全可以用一些小的游戏方法和课堂策略就能改变。今天,校长会为大家带来这8个方法,每天只要坚持训练8分钟,好习惯就会在点滴中养成! 1、数字传真机 念出一串数字,让学生在听完之后凭记忆写下听到的数字。 ◆训练方法: 就是请某学生或自己出一组数字,如5473869,学生就重复它。比如老师读——68715,孩子听完之后在纸上写——68715。可以从七位数字开始,当你感觉容易对付了,便升到八位,再升到九位,当升到十二位,便不要再升了。 每天只能升位一次。你可以将这个游戏每天“玩”8分钟左右,坚持一个月,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学生的注意力! 2、课前身体运动 让所有学生站在课桌后面,做一些简单的身体运动。这对大多数学生都会很提神,而且教师很容易监督。 ◆训练方法: 对于小学生,可伴随儿歌或算术口诀让他们做拍手游戏;对于初中生,设计一个拍手或弹指的节奏,教师做,学生学。每隔15~20秒变换节奏,让他们紧跟你的变化;对于高中生,可让他们做“交叉爬行”:让学生都站起来,排队向前进,高抬左膝,伸出右手摸向左膝,然后交换,持续1分多钟。(也可以有很多变换,在每次摸膝动作之前让学生在头顶上拍手)。 3、词语判断游戏 念出对应的词,调动学生的快速反应。 ◆训练方法: 老师每念一个词语,孩子认真听,当听到电器就马上举起右手,当听到学习用品就马上举起左手。 例:凳子、课桌、洗衣机、篮球、电视机、自行车、书包、电冰箱、作业本、葡萄、空调、电风扇、电话机、被子、杯子、钢笔、手机、篮球、羽毛球、打火机、飞机、刀剑…… 4、找差异训练 差异训练,通俗点说就是“找不同”,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精神,甄别不同。好处是:一方面老师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学生凝聚起来;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 ◆训练方法: 仔细听下面几组句子中的甲,乙两句话,快速找出乙句中与甲句不同的地方。 第一组: 甲:树林里的动物和植物充分享受着大自然的阳光和雨露,自由自在地成长。 乙:森林里的动物和植物充分享受着大自然的阳光和雨露,自由自在地生长。 第二组: 甲: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后做一个植物学家,种出世界上最美丽的花送给妈妈。 乙:我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长大后做一个植物学家,种出世界上最漂亮的花送给妈妈。 5、随机问答 抽签可以让全班同学都保持高度警觉。需要强调的是,你营造的课堂氛围越是具有相互的支持性,那么,学生就越有回答问题的胆量,而不过于担心受挫或被嘲笑。 ◆训练方法: 把每个学生的名字写在一张小纸条上,贴在小棍的一头,朝下放入一个杯子中。通过贴有学生名字的小棍来抽签,决定由谁来回答问题。 注意,你需要多准备一些问题,其中有的问题是所有学生都能够回答的。这样,成绩排在后三分之一的学生也能很好地参与进来,不至于总是碰到很难的问题而难堪。 6、智力训练书 一些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文,如走迷宫,数独等,还有趣味性较强的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东西,找异同(同中找异,异中找同),比大小、长短,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页图中的物品记住等。 这样的书籍,学生在自由阅读,练习的过程中,也可提升专注力。这样的书放在学生随手可及的身边,生活学习两不误。 7、快速写作法 当你感到学生对你的讲授兴趣减弱,或你想让学生在吵嚷的团队活动之后安静下来,你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个快速小作文的作业。 ◆训练方法: 对小学生,可以问“你对……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对……感到困惑?”“你对什么理解得最清楚?”“你对……感到很厌烦?” 对中学生,可以说“总结你所听到的内容。”“根据刚才所学习的内容,设计一个考试题目。”“选择刚才讨论中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 教师通常不情愿布置这样的作业,因为批改起来比较费力。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让学生用彩色笔在他们希望你阅看的回答旁边画圈,有时你也可以让他们在旁边写下几句话,解释他们为什么希望你阅看这一条。让他们知道,你一定会看他们画圈的段落。 8、责任制策略 让学生在向教师寻求帮助之前,先向本组内的所有成员寻求帮助。 ◆训练方法: 为了强化这条规则,当某组的学生想问教师问题的时候,教师询问该组的另一名学生,问他是否知道他的同学有某个问题。如果这个学生不知道,教师便有礼貌地走开,该组学生于是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另一个强调团队责任的方法是,告诉学生,“如果你认为你们小组完成了任务,在30秒内找到我,并告诉我。”这个策略有助于让全组成员都承担起积极投入的责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