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3368150
大小:4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3-10-1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吕佼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导学精要(吕佼欣)姓名:班级:学号:学习目标:1.紧扣“中华不振”,理清文章脉络,理解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缘由,体会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2.通过抓重点词句、发挥想象,补写人物对话,走进课文情境,深入体会文章运用的对比写法。学习探究:问题1:周恩来为什么要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思路导航1】(1)默读全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华不振”?(在书中用横线画出来)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点说说自己的想法。(2)梳理文脉:1—6自然段:(耳闻中华不振)7、8自然段:()9—17自然段:()练习用“先……接着……然后……”把课文的三件事连起来表述。(3)补充说明:“外国租界地”就是:帝国主义列强凭借先进的武器和强大的国力入侵弱国,并在弱国划分一些地方作为他们自己的领域,在那里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弱国的管制,同时不允许弱国人进入。 问题2:作者在文中多次运用对比写法,思考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思路导航2】(1)研读7、8自然段,通过“对比”,再次体会“中华不振”租界里,租界外却是;妇女哭诉,十分可怜,洋人却;妇女哭诉,十分可怜,中国巡警却;洋人耀武扬威,围观的中国人却只能;这样的场景正印证了伯父说的那句话:“。”由此,也真正可以感受到。★想象写话: 那位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中国巡警还她一个公道,谁知反遭训斥。围观的中国人也是敢怒不敢言,这样的场景下,妇女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2)补白人物内心,体会情感:从租界回来后,周恩来常常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想:。(3)找找文中其他地方的对比,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教师问题创生学生问题发现达标检测(一)基础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chǎo rǎng mó fàn chéng chǔbào fùjué qǐ ()()()()()2、辨字组词 崛( )征()帝()锵( ) 屈( )惩( )啼( ) 坚( )3、写近义词繁华—( ) 驱使—( ) 踊跃—( ) 清晰—( ) 欺凌—( ) 惩处 —( )得意洋洋—( ) 左顾右盼—( )4、用适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 ①中国人想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 中国人要振兴中华。 ②当时中华不振。 中国人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5、修改病句 ①一个风和日丽的阴天,我来到了田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肯定今天下午可能放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阅读练习五个“不虚度”1913年,15岁的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当时,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卖国贼袁世凯窃夺,政治腐败,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中国,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周恩来来到天津,看到遍布租界的是受洋人、军阀肆意蹂躏的贫苦人民,柏油路上横卧竖躺的是逃难的人们。他心里充满忧国忧民之情,痛感改造中国、改造社会的必要。于是他抱定救国救民、奋发读书的决心,对自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规定自己要做到五个不虚度,即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的确,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他完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思想和学业都获得了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各门功课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毕业时,四年学业总平均分为89.72分。这五个不虚度,激励他所取得的成绩,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在他76年的人生之旅中,迈出了踏实的一步。1、周恩来“抱定救国救民、奋发读书的决心”的原因是什么?2、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习师不虚度、、。 3、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一)表达练习跟根据下列创设的情境,发挥想象,运用对比手法写一段话。情境:王乐和王云是一对表兄弟,王乐学习很刻苦,结果每次考试都很棒,而王云上课经常开小差,学习成绩总是落后忘了一大截。(二)推荐阅读1.《周恩来的故事》 http://wenku.baidu.com/view/f5599b0979563c1ec5da71e0.html?re=view2.名人读书故事3.《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