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封面书写规范

邮件封面书写规范

ID:6313092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9

邮件封面书写规范_第1页
邮件封面书写规范_第2页
邮件封面书写规范_第3页
邮件封面书写规范_第4页
邮件封面书写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邮件封面书写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邮件封面书写规范第1部分:国内编制说明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二○○八年三月5一、任务来源根据原国家邮政局国邮[2003]184号文“国家邮政局关于下达2003年第一批新技术开发项目计划(邮政标准类)的通知”的要求,由原国家邮政局提出,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归口,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制定。二、目的和意义邮政通信是关系国家主权、关系国家信息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的特殊行业。邮件的分拣封发是邮件传递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执行统一制定的邮件处理标准。《国内邮件处理规则》规定邮件的投递方式一般是按址投递。为了迅速、准确、安全地分

2、拣、妥投邮件,必须正确、规范地书写邮件封面。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相似地名、音同字异、地名颠倒、同名市县等,稍有疏忽就会发生差错。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树立中国邮政的形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保证邮件迅速、准确地送达用户手中。为此,提出制定邮件封面书写规范标准是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三、主要工作过程2003年7月制定邮件封面书写规范国家标准任务下达后,课题组根据《国内邮件处理规则》中邮件的收寄方式、分拣处理、投递条件和方式的要求,对邮件的收寄、分拣、投递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了解,通过

3、调研发现许多邮件因地址书写不详或有误造成无法分拣或投递,给邮件的处理工作带来不便。为此,在制定5邮件封面书写规范标准时,不但对书写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而且对书写格式、顺序也作了相应的规定。一方面,为了阅读地址的方便;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分拣效率、减少投递差错。在此基础上,课题组经过认真讨论、总结,于2003年9月完成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分别发送原国家邮政局行业管理司、公众服务部、网络运行处、计划财务部科技处、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上海市邮政局、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广东、四川、辽宁、江苏、陕西、浙江、山东、湖北省邮政局

4、、新疆、西藏自治区邮政局等相关单位,共收到反馈意见15件。根据所有的反馈意见,课题组进行了认真仔细的研究讨论,于2003年10月整理出邮件封面书写规范送审稿。2003年12月17日,受原国家邮政局计划财务部委托,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标准审查会,与会专家本着科学、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标准送审稿文本逐章、逐段、逐字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意见,根据审查会会议记要的要求,课题组对标准进行了修改,对各部分的内容、章节、架构、用语等进行了统一协调规范,于2004年5月完成修改稿。修改稿完成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5、局对所有国家标准进行清理整顿,所有申报的国家标准暂停审查;之后,邮政标准归口办公室将当初下达的项目计划作了调整,将原“邮件封面书写规范第1部分:国内信件、第2部分:国际信函、第3部分:印刷品、第4部分:包裹”调整为“邮件封面书写规范第1部分:国内、第2部分:国际”,所以,现在本部分的名称是《邮件封面书写规范第1部分5国内》,根据邮政标准归口办公室要求,课题组对原来3部分内容进行了整合、编排,统一了章节条目,于2005年1月完成了本部分的送审稿修改。2005年10月20日,受原国家邮政局计划财务部委托,邮政标准技术归口

6、管理办公室在北京主持召开了《邮件封面书写规范》标准审查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原国家邮政局行业管理司、计划财务部、公众服务部、网路运行部、国际合作司、科学研究规划院、上海研究院、科技委邮政标准专业组,全国地名标准化委员会,北京市邮政管理局,河南、四川、陕西省邮政局,上海贝塔斯曼公司共15个单位的22位代表。与会专家本着科学、认真、严谨、负责的态度,对《邮件封面书写规范》进行了逐章、逐段、逐条的审查,对课题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通过了本部分的审查。根据审查会会议记要的要求,课题组针对专

7、家给予《邮件封面书写规范第1部分:国内》提出的主要修改意见进行了修改,将透明窗口信封内件上收件人邮政编码、姓名、地址等信息的打印要求纳入邮件封面书写范畴予以规范。经过重新修改、整理于2005年10月底完成报批稿。邮政政企分开后,本标准作为国家标准转入重组后的国家邮政局管理。根据国家邮政局的要求,项目组先后调研了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各相关部门、上海市邮政公司等单位,又对引用标准进行了查新,完善了本标准,于2008年3月上报国家邮政局,现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对标准的修改意见和建议。5一、说明1.书写内容按照我国宪法

8、规定,省级行政区域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而全国现行的行政区域分为四级,即省级、地级、县级和乡级。其中,地级行政区域为自治州、市和盟。县级行政区域为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市辖区。但是旗、自治旗、特区、林区等为非标准的行政区域名称。通过反复调研、讨论,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最后决定分成城镇型和农村型来叙述,城镇型的又分为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