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306849
大小:4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9
《入小学前如何准备-问题解答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刘慧玲老师在线答疑家长问题和解答1、问:女儿明年9月份上一年级,我没有给她报学前班,作为家长,我该如何为孩子做好学前准备?上学后,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怎样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必须硬性规定孩子遵守学习计划吗?还是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孩子自觉遵守自己认可的学习计划?答:关于学前班,是许多家长纠结的一件事情。学前,孩子到底要不要提前学?到底要学什么?从当下体制来看,幼儿园和小学是存在很大不同的。幼儿园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入学准备,小学不给孩子足够的成长机会,孩子上到一年级,马上就如六年级一般要求,这对孩子是会有许多不适的。但当下许多学前班,更多的是知识和形
2、式的衔接,不是兴趣、习惯和能力的衔接。如:芭学园的学前班,更多的是给孩子兴趣和能力。所以,妈妈要去考察周边的学前班。如果不上,没有太大问题,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些学前准备。其实,学前准备不是孩子要上学前了,才需要考虑。孩子的每一天成长,都是为他的一生在做准备。生活节律的准备,是孩子一直需要建构的。很多给孩子过多“爱和自由”的妈妈,经常说:孩子周六日不想午睡,就不睡了吧。事实上,这个不在孩子的。需要家长用心营造一个有节律的氛围,帮助孩子建立有节律的生活。入学后,孩子更能适应小学的一些生活节奏。生活习惯、自理习惯,都是孩子一直需要培养的习惯。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前,保持兴趣是习惯
3、的前提。兴趣方面,其实,孩子天生是有学习兴趣的。我们要做的是,不去破坏。如果给的东西不适当、过量,都会对孩子的兴趣造成影响。现在学前,大量地学习认知方面的东西,是会让孩子厌烦学习的。这种厌学,其实是“被厌学”。怎样和孩子一起制订学习计划?对于刚入学的孩子,不需要太明细的学习计划。但对每天的作业,需要孩子养成一个做作业习惯。我曾经做过一个作业的步骤表格,在其它群里共享过,和孩子一起讨论过作业这回事后,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个具体、明确地作业步骤。回头我共享在群文件里。必须要遵守学习计划吗?我的建议:所有计划,一定是以孩子为主要的,不是我们家长为孩子去制订一个。学习是孩子的事情,计划也是孩子的
4、事情。我们可以引导和帮助孩子去做计划,但不是替代,也不是要求。其实小学时,老师每天的课程都是按计划的,真的不需要孩子再做什么学习计划了。2、问:孩子明年9月份上小学,一直在蒙氏幼儿园,学前显示的问题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眼睛不怎么看老师,似乎只带着耳朵去了,思想的小野马总是胡乱飞奔。老师提问,叫到自己两三遍才发现,问老师叫自己干啥?我很焦虑,这样的状态怎么上小学呢?有什么办法吗?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眼睛不看老师。对于注意力不集中,许多家长都被老师投诉过。我们的孩子,现在是不太会倾听。日常交流中,家长太主动和孩子互动,都是家长特别认真,孩子爱理不理。叫几次,孩子才回一次。很多孩子不会
5、倾听,我们需要在日常和孩子交流。如果要和孩子互动,请保持近距离交流的空间,不要隔着老远喊孩子。说话时,和孩子有对视,也要求孩子看着对方回话。同时要培养孩子一个环境识别能力。教室是需要和老师互动的地方,剧院是需要安静看演出的地方,市场是可以大声讨价还价的地方,这是孩子社会化发展需要的一个能力。不同孩子,学习类型也不同。但培养孩子倾听,培养孩子对不同环境,要有不同的社会行为,都是需要的。3、问:儿子明年上小学——问题1:针对小学作业多的问题,提高写字速度,有哪些办法?现在需要怎么做准备?每天需要开始练习写数字吗?问题2:针对小学每节课的时间40分钟,孩子怎样才能坐得住?问题3:因为我们经
6、常提醒孩子要上一年级了,跟幼儿园不一样了,怎样让他在心里,对一年级有向往,不要畏惧。答:问题1:任何事情,训练不是最好达成目标的手段,内在动机才是。孩子定速度,不需要提前训练。要让孩子对这件事情有兴趣,才是重重要的。每天孩子可以写几个,但不需要为了提高速度现在就训练。问题2:哪个孩子都坐不住,孩子这个年龄段的注意力不会集中主这么久。同时,小学老师在授课时,通常会集中在20分钟以内,其它时间也会让孩子们做些练习或其它。只要孩子集中听课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就可以了。其它时间,不影响课堂秩序就可以。问题3:我们做家长的,自己心里没有畏惧,孩子就不会有。小学,没有我们希望的那么美好,也没有我
7、们想象的那么害怕。家长淡定,孩子都能很好的适应过来。4、问:孩子二年级。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孩子在学校不服管教,逆着来。老师说话声音一大,或者有责备的意思,立马就不干了。作业不写,老师说要听课,也不听。但老师大多数是,你不听,我非要你听不可,是一定要赢过孩子。所以,现在大部分课都再回家补。不补,功课不好,老师也说得越多,他也自暴自弃。答:二年级的孩子,不有不希望自己很好。这样的问题,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孩子在这个群体里没有找到被认同的感觉,又不会用最合理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