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84092
大小:59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9
《2017苏北四市高三联考历史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苏北四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徐州市、宿迁市)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材料旨在说明A.分封制的必要性B.宗法制的合理性C.立嫡制的合法性D.世袭制的重要性2.东汉崔寔的《政论》记载:“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犁,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
2、。”材料中描述的农具是3.“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曰:何以为似?何以为真?叟曰: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这说明中国画A.忽视形象的真实描写B.注重素材的外在形似C.强调造型的抽象多样D.追求事物的形神兼备4.宋太宗浮化二年诏:“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材料反映出宋代A.商业政策比较宽松B.设有专职
3、征税官员C.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地方官员与民争利5.《南京条约》第十一条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着。该条款反映A.英国尚未扭转官方交往劣势B.清廷完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C.中英条约签订以平等为前提D.中国传统华夷观念有所改变6.张德坚《贼情汇纂》记载,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
4、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潜佐将施行。”这表明太平天国A.主张均分产品B.达到军事全盛C.调整经济政策D.开始封王建制7.“新文化运动的‘反孔’斗士们对于孔子本人的真实态度而言,可一言以蔽之,即坚决反对膜拜孔子的偶像,而对作为一代哲人的或伟人的孔子本人又是崇敬的。”材料表明“反孔”斗士们A.片面评价历史人物B.彻底批判儒家思想C.理性认识孔子本人D.全面认同传统文化8.1936年夏天,法国传教士薄复礼在回忆录中这样记述他曾经与之共处18个月的
5、中国红军:“他们一天能吃一顿饭,天天不分昼夜地行走……但这些身着破衣、草鞋的年轻战士还常常围绕着人的精神等哲学命题讨论。”这段记述主要反映了红军A.坚定的理想信念B.灵活的作战策略C.艰难的生存环境D.革命的英雄主义9.史学家刘大年认为中国在反侵略的抗曰战争过程中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提出了“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这一著名论断。可作为这一论断的依据有①进步力量壮大②民族意识增强③国际地位提高④民族独立实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
6、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A.实现了亚非国家友好合作B.表明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舞台C.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D.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11.下图是《新中国50年资料汇编》中的1952-1965年人均GDP增长率折线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A.1953-1954年经济出现衰退,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负面影响B.1954-1956年经济持续发展,说明中共八大的经济决策正确C.1958-1961年
7、经济出现波折,表明生产关系滞后生产力水平D.1961-1964年经济不断发展,反映国民经济的调整卓有成效12.2016年10月10日,国台办表示:是否接受“九二共识”,是检验台湾当局领导人所谓“善意”的试金石。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两岸双方就可以平等协商、良性互动,两岸同胞就能赢得两岸关系发展的光明前景。材料中“核心意涵”指的是A.—个中国B.和平统一C.一国两制D.平等协商13.“在他们看来,抽签的整个过程,神都在显示着他的作用,抽签的结果是神意的表达,他们必须执行。古希腊人对神
8、意怀有敬畏之心,所以,抽签方法被雅典人广泛地应用到了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城邦公职人员的选任上面。”这一措施A.彰显了神权在雅典崇高地位B.保证了公民参政机会平等C.便利了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D.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正确14.“随着对峙的加剧,激进派领袖对这场运动的思想成果加以利用,并将其转化为革命口号: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志、人权,以及那最有力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这场运动A.唤醒了人性的复苏B.否定了罗马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