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袁守义老师讲话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中数学组主办2012.9.总第45期1、袁守义老师讲话内容2、教研组动态3、新成员介绍从高三数学复习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看高一高二的数学教学所有教过高三数学的老师或多或少地都有以下一些体会:一.第一轮复习时间总是很紧,复习总是不够充分.而第二轮复习时,学生的水平严重地参差不齐,想提高提高不了,想补差又力不从心且难以对症下药.二.学生之间除了水平和能力差距较大外,学习习惯也相差甚远.有的同学只知道完成作业,不知道自我复习,只知道做题,不知道整理;有的同学不仅没有错题集,甚至连一个星期内发下来的资料也找不全,发一张丢一张,订正显然是一句空话;有的同学
2、虽然思维敏捷,但却丢三拉四,答题不得要领;有的同学答题时字迹僚草,书面邋遢,给人以差生形象,虽然他可能不是差生.所有这些问题的形成不完全在高三,所以这些问题的防治也应是从头开始.临门一脚固然重要,但没有前场的传切,中场的突破,又何来最后的高质量的临门一脚呢?高考数学考得是高中数学,所以高一高二数学教学同高三数学教学一样,也决定着高考数学的命运.那么,高一高二数学教学应注意一些什么呢?一.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规范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放在首位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学生学好高中知识的重要保证,也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高一一开始,就应十分
3、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那么,刚进入高中的高一新生中会有哪些影响学习的因素呢?1.思想上松懈有些学生把初中的那一套想法带到了高中,他们认为自己在初一初二根本没怎么认真,到初三时才努力了一两多月就考上一中,因而高中也会如此,思想上就自然放松了.2.靠死记硬背去学习数学初中知识少,时间足,教师讲得细,练习做得多,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吸收.3.依赖老师,不会自主学习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依然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性,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没有学习计划,每天坐等上课,课后只限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4.只知道一些孤立的知识点,不会通过复
4、习反思形成数学知识体系.5.只会死记些结论和公式,不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概念.好的习惯的养成虽然需要一个过程,但切实可行的规范条例往往对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高一开始就要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比如:1.课前规范:主动预习教师不仅要提出要求,更要指导学生如何预习.比如指导学生如何看概念,如何划重点,如何试做例题,如何通过练习自我检查效果等.教师还要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对学生的预习给出恰当的评价.2.课堂规范:认真听讲,主动参与,记好笔记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指导学生如何记笔记.我校实行的
5、是学案教学,学案中没有概念的阐述,公式的推导,有的主要是一些例题和练习.上课时,很多学生只会关注习题.我在听课时经常发现,有的同学在课堂上很少关注黑板,往往是埋头做学案上的题目,对老师的分析点拨、变式拓展一无所知,这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老师在上课时应明确要求,该听时要听,该记时要记,该练时要练,该发表意见时要大胆发言.3.课后规范:回顾整理,勇于质疑教师应要求学生,每天要抽出一些时间回顾课上内容,整理笔记,对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讨论解决或请教老师,不聚集问题.4.作业规范:先复习,再作业,字迹清楚,书写规范,独立完成,及时
6、订正作业前先复习,这一点虽然难以做到,但依然要提出要求,教师可以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启发他们如何利用课上讲的知识和方法解决,这样让他们暴露出他们没复习的事实,也能让他们感受复习的好处.对作业中字迹马虎、书面邋遢的同学要责令他们重做.学生作业中的问题一般不要轻易提示,应努力让他们充分地独立完成.明确要求做错了作业要订正(当然对比较难的题可以集体讲解后再订正)规范要求的提出不等于良好习惯的养成.要想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仅靠一两次要求,两三次检查,三四次发火骂人是可能不行的,高一上学期可能要始终关注这个首要任务.二.聚焦课堂教学,
7、上好每一节课1.重视知识的来龙去脉,不要将每堂课都上成习题课前面说过,由于学案上缺少概念的引入和阐述,缺少公式的推导,所以使用学案教学对老师的课堂教学也可能有一些误导,自觉不自觉中,我们就会淡化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淡化分析知识之间内在联系,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例题讲解,在这样的讲解中,更多的是对题型进行归类,对方法进行灌输.新课教学中,这样的授课形式虽然也能带来短期效益,但对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形成,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没有好处的.所以高一高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概念课的教学,要在引导学生如何发现,如何探索,如何表达,如何抽象,如何应用上下功夫.高一
8、高二教学中,还要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每天的课堂上要适当复习旧知识,并在些基础上产生新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形成知识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