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也夫谈教育.docx

郑也夫谈教育.docx

ID:62715456

大小:37.0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5-17

郑也夫谈教育.docx_第1页
郑也夫谈教育.docx_第2页
郑也夫谈教育.docx_第3页
郑也夫谈教育.docx_第4页
郑也夫谈教育.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郑也夫谈教育.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郑也夫:一个社会怎能让多数人都觉得是失败者?2014-07-12戴志勇教育思想网问:你最近对中学教育做了很多批评,提出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体育、艺术、家政在课程中应该占有更大比重,烹调、木工、裁缝等都应成为学校传授的技艺。比较新奇,这些不是一些职业学校应该教的吗?郑也夫:这是教人生活。现代教育是教人工作,创造财富,而古典教育是教人生活得有滋味。古典时代,生产本领不在教育系统里学习。《论语・子路》里说: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种地、为周,都是子承父业,帮父亲搭把手,慢慢就会了,不可能进学校。

2、进学校的多是贵族,是学习精致地生活。有了财富后,贵族们沉溺在物质主义当中,过度饮食男女,常常走向堕落。无论古希腊还是古中国,贵族都希望诱导其子弟过一种精致的精神生活,靠追求诗书礼乐御射,置换过度的物欲追求。人的生物性层面,达到就够了,过度就是荒诞,所谓荒淫无耻。可以无止境追求的不是物欲,而是赋诗,舞剑。到了近代,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仰仗科技,它就理所当然地进入了教育系统。生产教育获得极大开发,生活教育极大萎缩。资本主义时代,生产成为主旋律,成为教育的主流。教育服侍生产,而非生活。到我们这里,高考过度竞争,生活教育就彻底出局了,否则你

3、考不上大学。在农村,体育、美术、音乐,课表上都有,但学生、老师都不去理睬它,一心服侍语数外。其实,人类走到今天,温饱已经或即将解决。生产力再发展个二十年,不仅北方世界,南方世界的温饱也解决了。接下来的问题是要会生活。有了物质资源,不等于会生活。有了吃的材料,不等于做得好吃,有了闲暇,不等于你会很高兴地度过。唱歌,弹琴,打球,作诗,做对子,你会吗?这绝对需要学习。今天的教育,应该把近代教育跟古典教育结合起来,既教生产,又教生活。学了技术,不一定能找到工作,教你生活,绝对不会落空。问:既会生产,也会生活,这种全面发展当然好。马克思也

4、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但高考过度竞争,以及接下来的螺丝钉式的生活,好像又难以避免。郑也夫:这就是马克思批判过的生产的异化。现在的很多生产,只用工人的一个器官,几个手指头,别的都不用。他说这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我很认同。资本主义首先造成了生产线上的高度异化。这种逻辑现在也进入学校,造成学习的异化。最突出的体现就是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提高分数而非开发兴趣成了教育的惟一功能。这不是异化吗?问:城里的孩子好一点吧?没那么大的竞争压力。中国提出素质教育二十多年了。郑也夫:在城市里,素质教育也是不被响应的。追求与高

5、考不相干的能力,成本很高。城里的教育貌似比农村宽松些,有效果吗?我在大学里接触到的城乡学生,呈现出很大的一致性。学生毕业了,我们一起喝点酒,聊点唐诗宋词,他们大多不行。我只念到初三,以后做了九年知青。只有一个后来考进国学院的学生比得过我,他的诗词、书法都很好。我们谈的诗不是很偏,中学课本差不多都学过,但他们高考一结束就清盘了。他们当年背诵诗歌就是为了考试,没开发出兴趣。我当知青时读诗歌是伺候自己的乐趣。这么好的东西,至少一部分人应该喜欢吧?这种不入心,城乡青少年是一致的。他们的性格、知识结构,都高度功利。者B奔高考去了。城里和农

6、村,是五十步笑百步。最好的学生,也就是想进北大清华,这能叫梦?梦要浪漫一点儿,高大一点吧?想当个数学家、作家、诗人、画家、吉他手,都是梦。想做个数学家、诗人,你会沉浸在数与语词的世界中不能自拔。想拿个学历,不管是哪个名校的,都不好叫梦吧?想进北大清华,你能做的只能是没完没了的复习、做题、算分数。一个社会怎么能让自己的多数青少年都觉得是失败者?中产阶级的壮大是难的,职业教育这个楔子可以先打进去。问:除了进北大清华,成绩好的学生也缺乏更好的选择,能出国读书的到现在也还是极少数郑也夫:是啊。所以,官方提素质教育,是陷入了认识上的误区。

7、好像靠端正教育者、受教育者、家长、学校的认识就可以解决。这是不可能的。高考是囚徒困境,形势比人强,竞争太激烈。哪个学校敢不这么搞?哪个家长敢不奉陪?但是扩招是障眼法,三本的学历在就业市场上几乎没用,就业市场是一种排序竞争。问:好工作、好学校就这么多,大家都得挤独木桥啊。郑也夫: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怎么安排我们自个儿的教育制度、工作制度?首先得想清楚,得有一个教育的中国梦。为了实现这些梦想,也意味着要反思、批判现有的制度安排,得先消除障碍。如果搞素质教育只说要端正认识,那是屁话,是违背马克思主义、违反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重视环

8、境和制度的影响。问:怎么改变这个制度呢?郑也夫:学生早期就应该分流。不是人人都喜欢受高等教育,也不是人人都有这个潜力,都是被家长、学校和社会驱赶的。真不爱学习的孩子,就别上普高了。像德国,早点上技术学校,不要上普高陪绑。分流后,让那些不喜欢老在学校学习的学生,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