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达标突破训练10

高考化学达标突破训练10

ID:6264264

大小:2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08

高考化学达标突破训练10_第1页
高考化学达标突破训练10_第2页
高考化学达标突破训练10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达标突破训练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题组一 原电池原理及应用1.下图所示的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解析:选B。依据构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分析:A中两电极相同;C中没有连通构成闭合回路;D中酒精是非电解质;只有B符合条件。2.(2009年高考广东卷)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 O2+2H2O+4e-===4OH-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

2、液的pH保持不变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解析:选A。B项,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不应生成Al(OH)3沉淀,而应生成AlO。C项,电解液的pH应减小。D项,电子通过外电路从负极流向正极。3.(2010年高考广东卷)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正极反应为:Zn-2e-===Zn2+B.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解析:选BC。本题考查原电池。电池的正极得电子,A选项错误;结合该电池的装置图可知,该过程中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为Zn+Cu2+===

3、Zn2++Cu,B选项正确;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C选项正确;左烧杯中由于Zn失去电子形成Zn2+,使得该烧杯中带正电荷的离子增加,为维持电中性,Cl-移向ZnSO4(aq),K+应该通过盐桥流向CuSO4(aq)所在的右烧杯,D选项错误。4.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D>C>A>B        B.D>A>B>CC.D>B>A>CD.B>A>D>C解析

4、:选B。根据原电池原理:活泼金属作负极,被腐蚀,所以A、B中活动性A>B;A、D与等浓度盐酸反应D比A剧烈,即D>A;Cu与B盐溶液不反应,而能与C盐溶液反应置换出C,说明活动性B>C,即D>A>B>C,故选B。题组二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5.(2010年高考浙江卷)LiAl/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FeS+2e-===Li2S+Fe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Li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的化合价为+1价B.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2Li+FeS===Li2S+Fe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

5、Al3+D.充电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Li2S+Fe-2e-===2Li++FeS解析:选B。A中Li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但该材料中的Li是单质,化合价为0;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2Li-2e-===2Li+,电池反应为2Li+FeS===Li2S+Fe,故B正确,C不正确;充电时,阴极得电子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Li2S+Fe2++2e-===2Li+FeS。6.将两个铂电极放置在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CH4和O2,即可产生电流,称为燃料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通入CH4的电极为正极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是O2+2H2O+4e-===4OH- ③通入CH4的电极

6、反应式是CH4+2O2+4e-===CO2+2H2O 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H4+10OH--8e-===CO+7H2O ⑤放电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 ⑥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A.①③⑤B.②④⑥C.④⑤⑥D.①②③解析:选B。根据题意知发生的反应为CH4+2O2+2OH-===CO+3H2O,①通入CH4的电极为负极,反应产生的CO2,处于KOH溶液中,又会转化为CO,故④是正确的。②O2得电子被还原,作正极。③溶液中离子移动情况受溶液(原电池内电路)中电流方向影响,内电路电流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阳离子的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故在溶液(原电池内电路)中阳离子向正极

7、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9JWKffwvG#tYM*Jg&6a*CZ7H$dq8KqqfHVZFedswSyXTy#&QA9wkxFyeQ^!djs#XuyUP2kNXpRWXmA&UE9aQ@Gn8xp$R#͑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