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万有引力题型归类.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1欢9下载精品文档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归纳为三大类的问题第一类问题:涉及重力加速度“g”的问题解题思想:F万=G,即万有引力等于重力GMmm=mgr表述方式一般体现两种:(1)在星体表面或表面附近(2)不考虑星体自转说明:上式中的“M表示所涉及重力加速度的星球,“m’表示任意假设的一个物体,“r”表示所问及处加速度g与球心的距离题型分析:题型一:两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比较(表面问题)表面重力加速度:MmG—R2GM=mgogo=—2R1、一个行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多少倍?8倍,半径是地球质量的4倍,这颗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1欢9下载精品文
2、档1欢9下载精品文档2、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要使赤道上的物体“飘”起来,则地球转动的角速度应为原来的()A.fB.惇—D.题型二:非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计算(高空问题)轨道重力加速度:GMm2Rh=mgh.ghGM2Rh1、地球半径为R,地球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0,则在离地面高度为h处的重力加速度是(),22h洪_Rg0pRg0g^A.QB.QC.QD.QRhRhRhRh2、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地球半径R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r,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月球绕地球的运转周期T1,地球的自转周期T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
3、度go某同学根据以上条件,提出一种估算地球质量M的方法:同步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由GMm=m^红:h得M=互¥h2TGT2⑴请判断上面的结果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和结果。⑵请根据已知条件再提出两种估算地球质量的方法并解得结果。1欢9下载精品文档题型三:与运动学相结合的计算1、某星球质量为地球质量的9倍,半径为地球半径的一半,在该星球表面从某一高度以1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原地需要的时间为多少?(g地=10m/s2)2、我国在2010年实现探月计划一一“嫦娥工程”.同学们也对月球有了更多的关注.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
4、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若宇航员随登月飞船登陆月球后,在月球表面某处以速度V。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抛出点.已知月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试求出月^的质量M月.3、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小球落回原处。(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空气阻力不计)(1)求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星:R地=1:4,求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M星:M地。4、已知地球和火星的质量比M地/M火=8/1,半
5、径比%/R火=2/1,表面动摩擦因数均为0.5,用一根绳在地球表面上水平拖一个箱子,箱子能获得10m/s2的最大加速度。将此箱子和绳子送上火星表面,仍用该绳子水平拖木箱,则木箱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少?(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2)()22__.2._.2A.10m/sB.12.5m/sC.7.5m/sD.15m/s5、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在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的初速度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间的距离为J3l,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该星
6、球的质量M和密度p6、在“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着陆的最后阶段,着陆器降落到火星表面上,再经过多次弹跳才停下来。1欢9下载精品文档假设着陆器第一次落到火星表面弹起后,到达最高点时高度为h,速度方向是水平的,速度大小为V力求它第二次落到火星表面时速度的大小,计算时不计大气阻力。已知火星的一个卫星的圆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o火星可视为半径为小的均匀球体。第二类问题:圆周运动类的问题24—2解题思想:F万=F向,即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rco2=mr'2-=marrT表述方式体现:环绕天体绕中心天体转动。题型分析:(1)求人造卫星的绕行速度问题1、据媒体报道,嫦娥
7、一号卫星环月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道高度200km,运用周期127分钟。若还知道引力常量和月球平均半径,仅利用以上条件不能求出的是♦♦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C.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度D.卫星绕月运行的加速度2、最近,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200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倍。假定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圆周,仅利用以上两个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A.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B.恒星密度与太阳密度之比C.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D.行星运行速度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