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519248
大小:5.75 MB
页数:27页
时间:2021-05-11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生素姓名学号的危害李勰(演讲)22李志鑫(资料)23梁源(PPT)24滥用在人类与传染病作斗争的历程中,以抗生素最具划时代意义。抗生素对他种微生物具有抑制生长、活动,乃至杀灭的作用。它使过去许多“不治之症”成为可治之症,从而将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20年。近年来,抗生素的作用范围又扩大到肿瘤、寄生虫等,更是可圈可点。遭遇耐药菌自青霉素和链霉素相继问世以后,科学家们又陆续发现了金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红霉素等30多种抗生素,迎来了抗生素的黄金时代。抗生素的贡献各种各样的抗生素抗生素的贡献细菌感染是人类第一死因,在经历了漫长的黑夜之后,抗生素的发
2、明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的火种。但是……案例一北京市某公司有一位女员工,因担心公司食堂及外面的所有餐馆不干净、不卫生,饭菜有细菌,于是,不管在公司食堂还是在外面餐馆吃饭,每餐必吃2粒先锋霉素4号“预防”,一年后发烧住院,医生发现哪怕是最强力、最新型的抗生素对她都无效,由于无法遏制病情,女员工最后死亡。如何预防?别吃生冷食物,大蒜洋葱可抑菌案例二(点击此处看视频)1994年夏天,杨晓霞发现自己的右手拇指上有一个小黑点很痒,挑破后开始溃烂。父母把她带到乡卫生所,用抗生素消炎,没有治好,转到另一家医院后,拔掉了病变的指甲,再使用抗生素,还是不行。接着她到了
3、省城济南,先后在四家大医院治疗,用得最多的还是抗生素,而她的手却依然在一天天不停溃烂。三个月后,她来到了北京。而这时,杨晓霞的右手已经坏死,医生们不得不给她做了截肢手术。但手术后,细菌又在截肢的伤口上继续感染。凡是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什么是抗生素的滥用?(点击此处看视频,亲!)为什么会这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首次使用抗生素大部分细菌死亡少部分耐药性强的细菌能存活并大量繁殖再次使用抗生素由于细菌耐药性增强,使抗生素药效减弱超级细菌第一重:毒副感化第三重:二重感染第二重:过敏回响反应第四重:耐药四重风险抗生
4、素滥用的风险抗生素和细菌的赛跑新抗生素的发明新新细菌耐药性耐耐耐医学工作者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的时间抗生素和细菌的赛跑目前从全世界的范围内,政府都在严禁滥用抗生素。因为滥用带来的可怕后果是:有朝一日病菌耐药性“进化”速度超过抗生素的研制速度,我们又将回到抗生素诞生的黑暗岁月。抗生素滥用的其他危害(1)肝脏损害有慢性肝炎或肝功能异常的病人宜避免使用或慎用在肝内代谢、具有肠肝循环及对肝脏有害的抗生素,如氯霉素、林可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及红霉素等.(2)肾脏损害两性霉素及氨基甙类抗生素等,对于肾脏疾病的
5、病人应慎用或禁用.(3)造血系统损害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派酮及拉氧头孢等可导致维生素K缺乏,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许多抗生素若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造血功能障碍,如氯霉素等.抗生素滥用的其他危害(4)神经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听力障碍、视力减退、周围神经病变以及神经肌肉传导阻滞等.氨基甙类抗生素可诱发听力障碍和神经传导阻滞,而乙胺丁醇则可引起视力减退.(5)胃肠道反应常见的胃肠道反应有食欲不振、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如金霉素、强力霉素、二甲四环素、红霉素类药物对胃肠道反应较重,而四环素类和利福平等若长期服用可致胃溃疡.(6
6、)过敏反应是抗生素引起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而致,如青霉素和链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使用前须进行皮肤过敏试验.抗生素滥用对肝脏的损害药物引起的肝损害1.肝毒素作用:常引起脂肪肝和肝坏死。2.变态反应:表现为药物性肝细胞型肝炎及药物性胆汁淤滞型肝炎。3.胆红素排泄障碍:常表现为药物性胆汁淤滞型肝炎。抗生素对肾脏的伤害由于口服抗生素是通过肾脏和肝脏代谢的,所以长期使用抗生素,其微量毒性的积累会对肝脏、肾脏有很大伤害。抗生素滥用对肾脏的损害虽然氯霉素、土霉素等有明确导致白血病倾向的药物已被淘汰,但很多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小剂量的累积
7、就会造成大剂量的伤害。尤其是孩子,使用时更应谨慎。抗生素滥用对造血系统的损害抗生素滥用对神经系统的损害“[不良反应]:偶见头痛、麻木、呼吸困难和面部潮红。”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说明书胃肠道对抗生素的反应某人在百度知道上面问(被我看到了):因服用抗生素两天,导致这两天肠胃不好,食物不消化,明显感觉肚子胀,无排便感,怎么办?抗生素的过敏反应非常常见对抗生素的过敏反应考虑到各位看客的心理承受能力,图片就放这么一张!总之,我们作为长春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应深入了解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性,不但会用抗生素治疗疾病,而且也要防止滥用抗生素。结束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