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47078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7
《西部城市化和经济协调发展时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部城市化和经济协调发展时空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建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利用熵变方程建模,对西部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交互促进,推动经济社会有序发展;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具有空间的不平衡性和动态波动性,从空间看,协调发展区域自西北到东南呈带状分布,不协调发展区域分布在其两翼;随时间推移,西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区域和协调区域呈不稳定性。关键词:城市化经济发展熵变方程协调性引言4城市化系统和经济系统是社会经济巨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这两个系统之间彼
2、此联系,交互促进。一方面,经济发展促进人口城市化,人口城市化进程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人口城市化如果速度太快或太慢,超出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或滞后于经济发展,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效应。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协调性来度量。协调发展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内在性的发展,不是单个系统或要素的发展,而是多系统或要素在协调基础上的综合发展。学者们对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较普遍的探讨。如国外比较著名的是钱-赛模型,揭示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变动的一般趋势。王成璋等(2007)对人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性进
3、行系统的研究,杨静等(201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北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行评价,李正等(2010)采用主成分-典型相关法解析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空间机理,桑秋等(2008)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沈阳市人口、经济、空间与环境的协调度进行分析。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在学界得到普遍认同,但对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判断却存在严重的分歧,主要有3种不同的观点:城市化严重滞后论;基本协调论;超城市化论。本文基于空间视角和时间维度,采用熵变方程建模,探讨西部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协调
4、发展状况。西部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数构建及结果(一)指标体系的构建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动态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原则,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建立反应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为表1,共10项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设置各指标层的权重。选择的样本数据为西部12个省(市),样本时间范围为1999年至2011年,共1560个样本数据。所有样本来源于《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4汇编》、《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年鉴》。文中和分别表示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西部12个不同省(市)分
5、别用NM(内蒙古)、GX(广西)、CQ(重庆)、SC(四川)、GZ(贵州)、YN(云南)、XZ(西藏)、SX(陕西)、GS(甘肃)、QH(青海)、NX(宁夏)、XJ(新疆)标识。分析软件为EViews6.0。(二)计算方法及结果由于指标的原始数据量纲不同,为能进行比较,在建模之前采用中心标准化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公式为:(1)(2)式中,xi′,yj′分别为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原始指标的标准化值,xi、δi分别为人口城市化指标的均值及标准差,yj、δj为经济发展指标的均值及标准差,其计算公式为:(3)(4)U1
6、(t)、U2(t)分别代表第t年度的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和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数。(三)西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趋势分析4自1999年到2011年,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交互作用,共同推进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发展。1999年到2002年,表现为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城市化进程,即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2003到2008年,西部进入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2009年至2011年,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城市化水平提升。这一分析结果与钱纳里的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一般趋势相吻合,即在人口城市化之初
7、,城市化由工业化推动,工业化通过调整生产的供给结构来满足并适应城市化引起的各种需求,即表现为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受工业化初始推动的城市化以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提升,体现为城市化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见图1)。西部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时空分析(一)协调度模型的建立—熵变方程本文采用物理学中熵理论构建协调度模型,对任一体系,熵变的表达式为:(5)其中,dS表示系统的总熵变,diS是系统的内熵,diS>0,deS是外熵,其值可正可负可为零,系统的总熵变取决于外熵变与内熵变竞争的结果。dS>0,是正
8、熵,意味着系统向混乱无序的方向发展,是退化的标志,表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发展不协调;dS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