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次函数图像及性质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0国培计划说课稿《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针对这节课堂教学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教学地位二学生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四本节课的重难点五教具,学具的准备六课型模式七教学流程八教学设计说明一论教学地位这节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第六章“函数”的第三节“一次函数图象”的第二课时,内容是结合一次函数图象研究一次函数的性质这一课时在明确了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后,进一步结合图象研究一次函数的的性质.让学生明了它的研究方式和结果.从而使学生对一次函数有了从‘数’到‘形’、从‘形’到‘数’两方面的理解,从此展开了一个“数形结合”的新天地.接着重研究如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及其应用.且这节课的研
2、究为将来学习研究反比例函数性质,二次函数性质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学生的学情分析n八年级学生刚学函数,但有了七年级“字母表示数”和“变量之间的关系”铺垫,他们在学一次函数时知识结构中印象最深的用“关系式”表示和用“表格”表示。虽有前一章“位置的确定”使学生初步接触到数形结合,但只是一种形象的实际应用。学生还没有抽象成“数形的对应关系”和这种“对应关系的应用”充实到他们的知识结构中。而且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差距较大.也更复杂更抽象.n这个学段的学生有好奇心,好强,自尊心强,,但心理较脆弱.大部分的学生正在艰难的由形象思维朝抽象思维发展.观察力偏重于第一印象,仍用自己原有的认识与知识
3、结构作出判断,不会自觉利用直角坐标系从函数的这种数形对应角度出发考虑.使学习产生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n1、能熟练地作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了解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的特点。n2、在认识一次函数的图象的基础上,掌握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简单性质二、过程与方法目标n1、经历对一次函数的图象的探究过程,在探究中学会解决一次函数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策略n2、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及分类讨论的思想。n3、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团队精神。三、情感目标n5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能积极与同伴合作交流,并能进行探索的活动,
4、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的特点。2、一次函数的性质。教学难点:如何结合图象研究并分类探讨一次函数的性质教具,学具准备n教具:多媒体演示课件.鉴于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在教学上,借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这种既具体又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实现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化,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n学具:方格纸.可提高学生作图的准确性,降低作图难度.从而降低研究一次函数性质的难度课型模式n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教不等同于学生的认识,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教学内容,对知识的理解依赖于个人的经验,且基于以上对这课时的分析(属于派生性知识
5、),采用分组学习,引导式探究,自主讨论的,全班交流总结的模式,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流程教学环节1知识准备教学环节2动手实践,探索新知教学环节3学以致用教学环节4思路拓展教学环节5小结教学环节6作业P193习题6.4教学环节1知识准备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________。那么作一次函数图象时,如何操作?。2.图象与关系式的是怎么样的对应关系3.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_______.4.如何说明两直线相交情况?指两直线相交所夹的锐角.设计说明:问题1,2是复习旧知,加强学生对一次函数图象的认知.为下个环节结合图象探索一次函数的性质作准备.问题3,4为下文中教学环节4思路拓展作准备
6、.设计目的为了分散难点突破重点,为学生自主研究作知识上的准备教学环节2动手实践,探索新知一:做一做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作出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学生在方格纸自主完成,教师用多媒体演试示范二:想一想1)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有什么特点?(2)你作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时描了几个点5(3)直线 y=0.5x,y=x,y=3x中,哪一个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锐角最大?哪一个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锐角最小?你能说说直线y=kx在直角坐标系位置与什么有关?(4)请结合图象说明随x值的增大,y是如何变化?让学生分组讨论并通过课件让学生进行了小结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小
7、结: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以下特点:(1)正比例函数的图象都经过坐标原点。(2)作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时,除原点外,还需找一点,一般找(1,k)点。(3)在正比例函数y=kx图象中,当k>0时,k的值越大,函数图象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锐角越大。当了k<0时,/k/的值越大,函数图象与x轴负方向所成的锐角也越大。•(4)在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中,当k>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设计说明:这是教学环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