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43453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急性高原病537例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高原病537例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高原病发生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分析537例急性高原病发生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及综合治疗的疗效。结果503例急性高原反应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很快缓解;转送综合医院34例,其中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1例,经治疗后痊愈。结论海拔差异、过度疲劳,剧烈运动,寒冷刺激等较易发生急性高原病,患有呼吸道感染,合并心、肺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等基础疾病的更容易发生急性高原病并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经吸氧、利尿、降压、保暖、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措施有效。关键词:急性高原病;易患因素;综合治疗丽江玉龙雪山景区距
2、市区27km,市区海拔1800m,景区平均海拔在3000m以上,冰川公园海拔4500m以上,平均每年到玉龙雪山的游客约300万人次,上冰川公园的约10万人次,近60%的游客均有可能发生急性高原病,但通过休息、保暖、吸氧等处理,大多数人的症状会很快缓解,每年7~8月是旅游的高峰季节,最高每天到玉龙雪山景区的游客近3万人次,是急性高原病的高发季节,现将我中心2013年6月~9月治疗的急性高原病537例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51.1诊断标准所有病例符合急性高原病的诊断标准[1]。1.2一般资料537例患者均为游客,其中男285例,女,252例,年龄4~8
3、2岁,平均38岁。有253例睡眠不足6h,79例有饮酒,54例在进入高原前患有上呼吸道感染,93例是进入高原后剧烈运动,46例为保暖措施不足,6例患有高血压3级,2例患有冠心病,4例患有肺心病。1.3临床表现头痛、心悸、胸闷、气短、恶心、呕吐、上腹部饱闷、四肢麻木、乏力,寒战,重者呼吸困难、甚至晕厥,体征有紫绀,口唇轻度发绀,面色苍白,双肺呼吸音降低,可闻及湿罗音和哮鸣音,心率明显增快。进入高原后所有病例都显示血压较基础血压有所增高。氧饱和度检查在46%~85%,心率112~178次/min。本组病例未发现高原脑水肿的表现。1.4辅助检查胸部X射线:患
4、有高原肺水肿的1例患者显示双肺野有密度较淡、片状云絮状模糊阴影,以双肺中、下叶明显。1.5治疗诊断为急性高原反应的患者给予吸氧,卧床休息,加强保暖,口服速效救心丸、丹参、氨茶碱,乙酰唑胺等,头痛者给予对症治疗,血压高者给予降压等措施5。经相应治疗30min症状未能缓解,氧饱和度未能明显升高,或脱氧后症状反复者,需要考虑合并有心、肺疾患,要高度警惕急性高原肺水肿的发生,若出现高原肺水肿则高流量面罩给氧,氧的流量为6~8L/min,并将氧通过50%~70%的酒精湿化瓶吸入给予速尿、氨茶碱、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有感染者使用抗菌素治疗。必要时及时转送低海拔综合
5、医院进一步治疗。2结果503例急性高原病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很快缓解,氧饱和度很快达到理想水平;转送有心、肺等基础疾病的急性高原病34例,其中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1例经综合医院治疗后痊愈。3讨论随着海拔增高,大气中的氧分压逐渐降低,大气与肺泡中氧分压之差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缩小,直接影响肺泡气体交换、血液携氧和结合氧在组织中释放的速度,致使机体组织供氧不足,产生缺氧。缺氧可引起交感神级活动增强,肺小动脉血管收缩,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升高;肺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及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入肺间质和肺泡,从而发生急性肺水肿[1]。本组病例发生急性高原反应和高原
6、肺水肿,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别,在年龄结构上18岁~40岁以下所占比例较大,生活于低海拔人数及初次上高原所占比例较大[2]。5在治疗上主要是给予吸氧、休息、保暖及相应的对症治疗,症状很快得以缓解,对于经治疗30min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氧饱和度未达到理想水平,或脱氧后症状反复者,须高度警惕发生高原肺水肿或合并有心、肺等基础疾病。若出现高原肺水肿,则面罩给予高流量氧气并通过含50%~70%的酒精湿化瓶吸入,可使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降低而破裂,起到较好的抗泡沫作用,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3]。同时加强综合治疗也很关键,一旦病情稳定则转低海拔地区治疗。因此,在进入高
7、原景区以前,须对急性高原病有初步的认识,做好充分准备,避免疲劳,保证充足睡眠,不要过量饮酒,进入高原后避免受凉及剧烈运动,携带便携式氧气罐,若感到胸闷、头疼、恶心、呕吐及呼吸费力等情况及时吸氧,休息,或及时返回低海拔地方,必要时及时就医,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4,5]。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心、肺疾病的人员,不宜进入高原,进入高原的人不宜做剧烈运动,且应配备足够的保暖设施,或提前服用如:红景天、复方党参片等药物,提高人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参考文献:[1]陆自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2]张
8、建英,赵传珍,杨丽华,等.海拔次3000m地区高原病发生原因分析[J].贵州医药,2010,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