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软弱围岩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和方案优化

浅议软弱围岩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和方案优化

ID:6243112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7

浅议软弱围岩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和方案优化_第1页
浅议软弱围岩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和方案优化_第2页
浅议软弱围岩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和方案优化_第3页
浅议软弱围岩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和方案优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软弱围岩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和方案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软弱围岩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和方案优化  摘要:新建南广铁路大山头隧道,因其软弱围岩、浅埋和偏压段占洞身长度比例极高,在山岭隧道中极具代表性。本文简述了软弱围岩隧道的主要地质特性,并以该隧道IDK267+680~+955段的方案优化情况为例,对“三台阶临时仰功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关键词:隧道;软弱围岩;浅埋;偏压;方案优化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前言:浅埋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因其自稳能力差、覆盖层薄弱,坍塌变形是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一旦发生不仅延误工期,往往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特别是受到赶工期等外部条件制约时,施工方案的选取更为关键。2013年

2、大山头隧道剩余IDK267+680~+955段的施工中,在业主根据铁路总公司要求新调整了节点工期后门关死的情况下,再按原方案施工无法满足节点工期要求;施工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选定“三台阶临时仰拱法”进行施工,提前顺利达成任务目标,效果良好。1.软弱围岩隧道地质特征和工程特点1.1软弱围岩隧道地质特征4在地质学上,软弱围岩主要指岩质软弱、承载力低、节理裂隙发育、结构破碎的围岩,其地质特征如下:⑴围岩强度和承载能力低。如粘性土、粉土、砂类土、黄土和全风化岩体等。⑵节理发育、破碎,自稳能力差。开挖暴露后易风化、遇水易软化,如岩体破碎的泥岩、页岩、砂

3、岩、千枚岩等。⑶断层带散体结构,自稳能力极差。断层结构面杂乱无序,粘结强度低,呈角砾或破碎结构,充填泥质或泥夹岩屑。1.2软弱围岩隧道工程特点软弱围岩因其强度和承载力低,自稳能力差,隧道开挖后地应力重新分布,使隧道周边产生较大的松动圈;开挖后周边岩体极易沿结构面产生松弛、滑移和坠落等变形破坏现象;一旦工程措施和施工方法不当,极易发生初支变形侵限和塌方等工程事故,而对于浅埋、偏压隧道,这种现象更为普遍,严重时伴随地表下陷或坍塌冒顶等。2.大山头隧道工程概述大山头隧道位于云浮市郁南县平台镇,是新建南广铁路桂平至肇庆北段内的一座双线隧道,起讫里程IDK267+150~

4、IDK268+047,全长897米(含洞口明洞48m)。2009年5月15日自进口端开挖进洞,2012年3月1日出口新开第二个作业面,2013年5月1日开挖贯通,历时四年,平均开挖月进尺17.7m,是全标段最迟完工的单位工程。4该隧道穿越低山丘陵区,地质、地形条件复杂,中途经过淤泥稻田地段、下穿广梧高速公路及S368省道,最大埋深43米,最浅埋深0.5米,其中30m以上埋深段落仅有57m(IDK267+280~+337);洞内多为燕山中期全风化花岗岩,结构松散,地下水以孔隙水赋存于花岗岩内,易坍塌、变形,雨季时土体呈饱和状;Ⅴ、Ⅵ级围岩高达735m,占隧道总长的

5、81.87%;整座隧道傍山脊斜向走向,偏压段累计359m,占隧道总长的40.02%;洞内含3个综合洞室、6个下锚洞及2个开关洞,断面变化频繁,是一座真正意义上浅埋、偏压的软弱围岩隧道。3.施工原则⑴深入理解设计意图,做好现场调查,做到地质预报超前先行,摸准围岩级别,采用相应的施工方法。⑵严格遵守“重地质,先治水,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早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严格执行设计和“验标”的有关规定。⑶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开挖方式等提前做好专项监控量测设计,施工中强化监控量测,根据围岩和支护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支护参数、预留变形量,选用合适

6、的施工方法,保证施工安全。4.大山头隧道采用的施工方法4.1原设计的施工方法设计给定的施工方法有:4⑴明挖法(洞口明洞、下穿S368省道处);⑵双侧壁导坑法(下穿广梧高速、洞口Ⅴ级围岩、Ⅵ级偏压段);⑶台阶法(Ⅲ、部分Ⅳ级围岩段);⑷三台阶七步开挖法(Ⅳ级偏压、Ⅴ级围岩段);⑸CRD法(部分Ⅴ级偏压、Ⅵ级围岩段);4.2优化的施工方法受客观条件制约,IDK267+680~+955段的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和CRD法被优化为“三台阶临时仰拱法”。5.大山头隧道的施工及方案优化大山头隧道隧道头0m硬塑,含少量角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