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林下经济发展探析

通化市林下经济发展探析

ID:6228023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7

通化市林下经济发展探析_第1页
通化市林下经济发展探析_第2页
通化市林下经济发展探析_第3页
通化市林下经济发展探析_第4页
通化市林下经济发展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化市林下经济发展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通化市林下经济发展探析  摘要:对通化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规划管理、政策扶持、典型带动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初探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084-021引言林下经济是借助林业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主体复合生产经营,提升林地附加值,为林农增收致富提供发展空间,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可持续农业模式。近年来,通化市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同时,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有力促进了山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2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7作为吉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首批试点市,全市7个县(市、区)主体改革已基本结束,实际完成改革面积1066万亩,占应改面积的98.5%。农民获得了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围绕着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改革也在扎实推进之中,其目的是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林业增效,做到生态得保护、农民得实惠、产业得发展、林区得和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是林改分山到户后农民发展林业的首要选择,是林区加快发展、林农脱贫致富重要之路。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可以提高林地单位面积产出,使林业生产从单纯的利用林木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

3、、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能更好地巩固林改成果,在兴林中富农,在富农中兴林。这对于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林下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全市林下经济坚持“生态优先、产业优化”的原则,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兴林富农为目标,充分发挥林农在林改后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取得了长足发展。自2007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以来,全市林下经济初步形成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生态旅游等4大类型,林参、林药、林蜂、林菌、林菜、林禽、林畜、林景等8大发展模式。2012年全市林下经济实现产值83

4、.8亿元,占林业总产值212.26亿元的39.5%。7(1)林下种植业初具规模。全市林下种植业实现产值73.7亿元,占林下经济总产值的88%。其中,以红松为主的果林培育业种植面积达4.7万hm2,年产量10.1万t,实现产值5亿元;以林下参为主的中草药种植面积达到2.1万hm2,实现产值46.1亿元;林下山野菜等实现产值0.3亿元;林下食用菌实现产值2.1亿元;山地苗圃、林苗间作和林缘绿化大苗及其他种植业实现产值20.2亿(2)林下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林下养殖及驯养业实现产值4.4亿元。其中,以林蛙为主的野生动物驯养面积达到36.5万hm2,开发养殖沟系近1000条,实现产值3.5亿元;森

5、林猪、森林鸡、冷水鱼等养殖实现产值0.9亿元。(3)林下产品采集加工业快速发展。全市采集加工业实现产值2.5亿元。其中,山野菜采集加工实现产值1.6亿元;食用菌采集加工实现产值0.5亿元;坚果、鲜果及其他采集加工实现产值0.4亿元。(4)生态旅游业不断提升。全市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6处;具有一定规模的度假村、山庄、农家乐近200家。全市生态旅游业实现产值3.2亿元,接待游客达133.46万人次。(5)林业产业组织化程度快速提高。2012年,全市已组建和完善林业产业经济合作组织271个,吸引农户近5万户。其中,林业专业合作社229个,入社农户达3.2万户。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386

6、8元,同比增长20.1%,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35.1%,入社农户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4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4.1规模总量不大,产业化程度不高7全市的林下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缺乏产业带动和行业牵动,林下经济发展小而散、小而全的问题十分突出,发展林下经济的农民和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多,投资分散,生产集中度不高,产业链过短,行业联合和整合能力较弱,很难实现与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匹配,也难以与市场接轨,难以形成规模优势,竞争优势不大,林特产品加工“名特优新”品种少,加工档次低、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市场的批量需求。主要表现为原料型产品多,成品型产品少;粗加工产品

7、多,深加工产品少;附加值低的产品多,附加值高的产品少。4.2管理手段落后,林地生产力水平低很多林下产品在种植、养殖上都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生产方式,靠自然生长,靠手工操作完成产品的初加工,影响了产品的产量,提高了经营成本。全市现有耕地430.7万亩,农民人均耕地只有3.5亩,每亩耕地每年产出效益达到800元以上。而全市现有集体林地1062万亩,农民人均拥有林地8.2亩,年均每亩产出仅有160元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