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265828
大小:821.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1-04-24
《最新四书章句集注..教学讲义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一)宋朱子撰。案《论语》自汉文帝时立博士。《孟子》据赵岐《题词》,文帝时亦尝立博士。以其旋罢,故史不载。《中庸说》二篇见《汉书·艺文志》。戴颙《中庸传》二卷,梁武帝《中庸讲疏》一卷,见《隋书·经籍志》。惟《大学》自唐以前无别行之本。然《书录解题》载司马光有《大学广义》一卷、《中庸广义》一卷,已在二程以前,均不自洛闽诸儒始为表章。特其论说之详,自二程始;定著“四书”之名,则自朱子始耳。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学者,文学家,思想家。以理学闻名于世。南宋光宗绍熙
2、四年(1190),朱熹在常州刊刻四子书,即《四书章句集注》。《大学》、《中庸》为《礼记》中之二篇。郑玄注时并未特别注意。至中唐韩愈、李翱时始提倡《大学》、《中庸》。李翱据《中庸》作《复性书》,阐发心性学说与修身理论。先生教人以大學語孟中庸為入道之序,而後及諸經。以為不先乎大學,則無以提綱挈領而盡論孟之精微;不參之以論孟,則無以融会貫通而極中庸之㫖趣。然不㑹其極於中庸,則又何以建立大本,經綸大經,而讀天下之書,論天下之事哉。(黄榦《勉斋集》卷三十六《朱熹行状》)朱熹安排四书顺序,有其深意在。然后世因《
3、大学》与《中庸》二章篇幅小,刊刻时为方便计,往往刻在一起。故现行四书顺序皆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提要》以为四书顺序无关紧要,不必深究,是明通之论。(三)《大学》古本为一篇。朱子则分别《经》、《传》,颠倒其旧次,补缀其阙文。《中庸》亦不从郑注分节。故均谓之“章句”。《论语》、《孟子》融会诸家之说,故谓之“集注”。犹何晏注《论语》,裒八家之说称《集解》也。惟晏《注》皆标其姓,朱子则或标或不标,例稍殊焉。朱熹对《大学》的改易1:以错简为理由,调整《大学》之次序。2:根据文意,补作一节
4、《传》文。理有所据,虽六经亦可改。(四)《大学》章句,诸儒颇有异同,然“所谓诚其意者”以下并用旧文,所特创者不过补《传》一章,要非增於八条目外。既於理无害,又於学者不为无裨,何必分门角逐欤?《中庸》虽不从郑《注》,而实较郑《注》为精密。《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既以原本《大学》为包含经与传,而传中没有对格物致知作解释,故特为补作一节。(五)盖考证之学,宋儒不及汉儒;义理之学,汉儒亦不及宋儒。言岂一端,要各有当,况
5、郑《注》之善者,如“戒慎乎其所不睹”四句,未尝不采用其意;“虽有其位”一节,又未尝不全袭其文。观其去取,具有鉴裁,尤不必定执古义以相争也。《提要》对朱熹的肯定一:朱熹师心自用,改易古书,为严谨学者所非议。二:《提要》从大处着眼,以为朱熹所改易者,特其末节,应注重其微言大义。三:《提要》对汉宋学术各自之长处都作了肯定,并不一味附和上意加以诋排。(六)《论语》、《孟子》亦颇取古注。如《论语》“瑚琏”一条与《明堂位》不合,《孟子》“曹交”一《注》与《春秋传》不合,论者或以为疑。不知“瑚琏”用包咸注,“曹交
6、”用赵岐《注》,非朱子杜撰也。又如“夫子之墙数仞”注“七尺曰仞”“掘井九仞”注“八尺曰仞”,论者尤以为矛盾。不知“七尺”亦包咸《注》,“八尺”亦赵岐《注》也。是知镕铸群言,非出私见。苟不详考所出,固未可概目以师心矣。(七)大抵朱子平生精力,殚於《四书》。其剖析疑似,辨别毫釐,实远在《易本义》、《诗集传》上。读其书者要当於大义微言求其根本。明以来攻朱子者务摭其名物度数之疏,尊朱子者又并此末节而回护之,是均门户之见,乌识朱子著书之意乎?某于《论语》、《孟子》,四十余年理会,中间逐字称等,不教偏些子。学者
7、将注处,宜子细看。《集注》且须熟读,记得。某《语孟集注》,添一个字不得,减一字不得,公子细看。《四书章句集注》集宋代理学之大成据统计,在《四书章句集注》里,朱熹很少引用汉唐注家的材料,主要引用的是宋学学者,尤其是理学家的言论,就此而言,这是一部集宋学义理思想之成的著述。(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P266)退五经而进四书,托经学以言哲学朱熹以“四书”及“四书”义理之学取代“六经”及“六经”训诂之学作为整个经学的主体和基础,强调“四书”重于“六经”,以“四书”发明道统,为建构和完善新儒学的道统思想体系作论证
8、;以“四书”阐发义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理,把以往的“四书”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革新并改变了中国经学发展的方向,对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P264)常用穴位定位、主治衢州市中医院余立芬1.尺泽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小儿惊风,急性吐泻,肘臂挛痛。2.列缺穴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双手虎口交叉,食指指尖所指处)主治:头痛,项强,咳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