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265635
大小:1.04 MB
页数:35页
时间:2021-04-24
《最新周测十五评讲剖析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周测十五评讲剖析1.C(A项“擎”应读“qíng”;B项错在“星宿”,“宿”应读“xiù”;D项错在“背包”,“背”应读“bēi”)2.B B项中加点字读音都为lì。A项中“盥”读ɡuàn,其余均为huàn;C项中的“隘”读音为ài,其余均为yì;D项中的“谄”读chǎn,其余均为xiàn。3.C A项,“摭”读zhí;B项,“蠕”读rú;D项,“曝”读pù,只有在“曝光”一词中读bào。4.A(B项“貌和神离”应为“貌合神离”;C项“甘之如怡”应为“甘之如饴”;D项“搅绊”应为“搅拌”)5.AA项“誓”应为“视”,“疱”
2、应为“庖”。B项“籍”应为“藉”,“经”应为“禁”,“厉”应为“历”。C项“为”应为“维”。D项“磬”应为“罄”。6.CA项“名”应为“明”,“曲”应为“屈”。B项“泊”应为“舶”,“班”应为“斑”。D项“贬”应为“砭”,“角”应为“脚”。16、D17、A18、D19.C(应为“答复、给回信”)20.D(D项均为介词,趁此、趁机。A项均为连词,一表目的关系,来、用来;一表因果关系,因为。B项都是句末助词,一个表判断兼感叹语气,一个表疑问语气。C项均为介词,一个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可译为“从、在、到、由”等;一个用在形
3、容词后,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21翻译(1)编纂后妃等传,事迹亡佚无所凭据,危素买来糖饼馈赠给宦官,叩问得到实情,就记载在书中,终于编纂成完整的史书。(句意正确1分,答对关键词“馈、叩、笔、卒”各1分)(2)淮南发生兵乱,危素前往察问,借机发放楮币(一种纸币),赈济维扬、京口一带的饥荒。(句意正确1分,答对关键词“假、振”各1分)22.谏止重修宫殿;驳斥合祭悖礼;谏言救济百姓;察问兵乱,便宜赈荒。(一点1分;意思正确即可)23.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
4、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正确两处1分)译文:从前《诗经》的作者写的诗歌,是为了抒发感情而创作作品;后来的辞赋家写作辞赋,是为了创作而故意造作感情。凭什么知道他们是这样的呢?因为《诗经》的产生,是由于诗人心中蓄积了愤懑不平之气,因而吟唱出自己的真性情,用以讽劝那些在上位的人,这就是为了抒发感情才创作文艺作品。后代辞赋家之流,胸中本来就没有感情郁结,却随意施展夸张文饰的手法,借此沽名钓誉,这就是为了创作才造作感情。所以
5、为了抒发感情而写的作品,语言简练而真实;为作文而造作感情的作品,文辞繁杂且空泛失真。24.(1)在诗人看来,古钗坠井是埋没;而匣中珍藏,更是变相的埋没。(1分)人才也如此。有才而不第是埋没;中第而不被重用,则是生命的空耗。(1分)故爱宝与不爱宝,惜才与不惜才,关键在“用”与“不用”。(1分)“不用还与坠时同”,卒章显志,深刻地表达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沦落不遇而又徒唤奈何的哀叹与悲愤(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时代士子们遭压抑埋没、被弃置不用的共同命运”)。(1分)(大意正确即可)(2)这首诗运用比兴(或托物言志、托物寄怀、象征
6、)手法,(1分)明写古钗命运,实叹士子际遇。(1分)士子中第前犹如坠井之钗,一朝中第就如钗之井出,而中第后依然潦倒不被重用又如古钗匣中弃置。(1分)比兴手法的运用委婉含蓄地抒写了包括诗人在内的士子们怀才不遇(或“大材小用”)、终生落魄的际遇。(1分)(大意正确即可)25.(1)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以塞忠谏之路也(3)审容膝之易安(4)但见悲鸟号古木(5)寒衣处处催刀尺(6)绿杨阴里白沙堤(7)野芳发而幽香(8)26.BD。B项没有得到亲人的理解D项没有说明方法。27.(1)文章开头写槐树体现了季节特征,紧扣题目。(2)引
7、出下文对托尔斯泰的叙述描写(为下文做铺垫)。(3)用槐树的美丽高大来烘托托尔斯泰的崇高睿智。28.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手法来描写托尔斯泰的墓地:(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墓上不设任何标记”,“长方形土堆”等,突出墓地的简陋和朴素,反衬托尔斯泰的伟大。(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高大的树木,喷薄而发的槐花等景物的描写反衬了墓地的简陋和朴素,也烘托出托尔斯泰的伟大。29.造成托尔斯泰死亡悲剧的原因:(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托尔斯泰是贵族,他却想放弃贵族生活,放弃私有财产,于是,必然遭到以妻子为代表的特权阶层的反对。在当时的
8、俄国,他得不到任何的理解和支持。理想与希望的破灭,造成了托尔斯泰的悲剧。(2)新思想与旧制度的冲突。俄国在当时是世袭制度,旧制度的得益者必然要维护旧制度,托尔斯泰放弃贵族特权,追求民主与平等,这种思想动摇了世袭制度。俄国社会后来虽然经过一系列的变革,思想逐步开花,但是,托尔斯泰是先驱者,他不可避免的成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