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256369
大小:498.0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21-04-23
《最新02-双极型晶体管简介和饱和状态说明课件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02-双极型晶体管简介和饱和状态说明课件简介双极性晶体管(BJT)是利用其中两个端子之间的电流控制第三端的电流。通过这种方式,这个三端器件可以用来实现受控源。通过利用控制信号使第三端的电流从0变化到一个较大的值。1948年,BJT在贝尔实验室被发现,它开创了固体电路的新纪元,也促使了电子学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BJT的出现也导致了信息技术的统治地位以及知识经济的出现。在出现后的30年间,双极性晶体管是分立器件集成电路设计者的首选器件。简介直到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MOSFET才逐渐成为BJT的有力竞争者。目前,MOSFET毫无疑问是应用最广泛的电
2、子器件,CMOS技术是集成电路设计的首选技术。然而,BJT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器件,并在某些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在汽车电子仪器中,利用了BJT在恶劣环境下的高可靠性。BJT目前在分立元件电路设计中非常普及。放大状态下特点只要集电结正偏,就能形成集电极电流,而且电流的大小和集电结电压的大小无关。集电极电流和基区的宽度成反比,和发射结的面积成正比。共射直流电流放大系数和基区宽度以及基区和发射区的相对掺杂比有关,为了得到较大的值,基区必须薄而且是低掺杂,发射区要重掺杂。晶体管结构EBCNPN不同区的宽度和掺杂浓度都不相同,因此BJT的结构是不对称的。如果发射极
3、和集电极交换的话,性能将出现很大的变化。CBENPNE和C极交换后的BJT如图所示,如果工作在放大状态,为区分,将此时的和记为R和R,R和R之间的关系不变,但远小于正向模式下的值。R的典型范围为0.01到0.5,R相应的范围为0.01到1。(决定了饱和的特点)饱和模式通常认为,满足正向放大的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即:UCB≥0。而在实际中,只有PN结两端的正向电压超过0.4V时,才能称为有效的正向偏置。因此,只有当UCB≤-0.4V,晶体管才从放大状态转为饱和状态,如图所示。饱和模式在放大状态,集电结电压的大小和集电结电流的大小无关
4、。当集电极的电压逐渐降低,即集电结正偏,集电极电流会逐步减小。主要原因是集电结正偏,集电区多子(对于NPN型BJT,为电子)扩散产生扩散电流,这部分电流和发射区多子(对于NPN型BJT,也为电子)形成的扩散电流方向相反,当集电结正偏电压超过0.4V后,集电区多子形成的扩散电流越来越大,造成集电极电流变小。发射结正偏电流集电结正偏电流由于集电结的结面积远大于发射结结面积,在相同正偏电压条件下,集电区的扩散电流远大于发射区形成的扩散电流。当电流iC减小到0时,此时uBC将小于uBE,从而导致饱和区集电结电压为0.1V到0.3V。如上图所示。饱和电压UCEsat和
5、饱和电阻RCEsat工作在饱和区BJT的特点:1、电流ICsat小于IB,由实际电路决定。2、饱和区的iC~UCE曲线很陡峭,说明饱和BJT有一个较低的集电极到发射极电阻RCEsat(数字电路中的开关特性)。工作在饱和状态的特性曲线饱和晶体管的等效电路饱和状态下特性曲线和等效电路饱和简化电路饱和晶体管的简化等效电路(我们采用简化等效电路)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六章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但自力学时数:2学时讲授目的和要求1.掌握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2.熟悉肝性脑病的病因、实验室检查3.了解肝性脑病的发病
6、机制(氨中毒、氨、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假神经递质及氨基酸不平衡学说等)讲授主要内容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定义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又称肝性昏迷(hepaticcoma)。门体分流性脑病(porto-systemicencephalopathy,PSE):强调门静脉高压,肝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有侧枝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流入体循环,是肝性脑病发生的主要机制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subclinicalorlate
7、ntHE):指无明显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能用精细的心理智能试验和/或电生理检测才可作出诊断的肝性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各型肝硬化门体分流手术暴发性肝衰竭:重症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严重胆系感染病因诱因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高蛋白饮食催眠镇静药、麻醉药便秘尿毒症外科手术感染病理生理基础:肝细胞功能衰竭和门体分流存在氨中毒学说-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BZ)复合体学说胺、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假性神经递质学说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发病机制氨中毒学说一、氨的形成和代谢1、氨的形成胃肠道:血循环弥
8、散至胃肠道尿素经尿素酶分解(4g),食物中的蛋白质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