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导学案编写意义与原则

初中语文导学案编写意义与原则

ID:6218338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初中语文导学案编写意义与原则_第1页
初中语文导学案编写意义与原则_第2页
初中语文导学案编写意义与原则_第3页
初中语文导学案编写意义与原则_第4页
初中语文导学案编写意义与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导学案编写意义与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导学案编写意义与原则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导学案的意义、基本结构、要着重解决的问题、编写原则及初中语文导学案问题或习题选择的注意事项。关键词:初中语文导学案意义基本结构编写原则注意事项初中语文导学案是教师集体整合语文课程的各种资源,依据学生的“学情”及“教情”而设计的吸引、引导学生“学”和指导教师“教”的实施方案。我结合实践探讨“初中语文导学案编写的几点思考”。一、初中语文导学案的意义通过尝试,我对导学案模式逐渐熟悉,发现它有诸多优点:1.由于导学案课前就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可以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预习,或自主学习,这样教师讲授起来

2、学生掌握的情况要比以前好。2.导学案的设计站在学生的角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导学案中的拓展延伸环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54.导学案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记录、师生与生生交流的平台、复习的重要资料。二、初中语文导学案的基本结构1.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内容包括:课时数、课题名称、学习目标及重难点。2.学习准备。内容包括:基础知识落实、学习方法指导、课文写作背景、课文内容自主阅读理解。3.自主学习。主要是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答案基本上在课文中能够找到,通过

3、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4.合作探究。与课文有关的一些比较难一点核心的问题,注重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这类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有话可说。5.巩固拓展。巩固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且注重题型和提问的方式变化多样,或找与课文有关或有密切关系的美文,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三、初中语文导学案编写要着重解决的问题1.学生资料使用多但是分散,学生选择的能力和时间有限。2.学生自主阅读学习不是随时有教师指导。3.学生上课小组合作太空无实际内容,无交流碰撞火花。4.教师集体备课前教案不统一,无交流前提,无讨论基础。5四、初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原则1.主体

4、性原则。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要转变以前的教学思想,导学案的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我们在设计《春》导学案时,加入一篇对文本的赏析的文章,让学生主动读,读完后对课文就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这样比单纯由老师讲要有效得多。2.探索性原则。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导学案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探索学习,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3.启发性原则。导学案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有些比较难点的问题还可以加入一些提示,一步步引导学生,从而

5、使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把握课文的深层主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4.灵活性原则。因为各个学科的特点不同,所以导学案的设计不一定所有学科都一样,同一学科不同课型也存在差异,编写时要考虑到学生学情的差异,使导学案形式上丰富多彩,灵活多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编写,想学生之所想。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又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55.梯度化原则。问题的设置应尽可能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初中语文导学案的设计可以先从字词预习开始,然后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进而深入把握课文中心,小台阶、低梯度,

6、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6.创新性原则。编写学案时,要强调内容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我们在设计《藤野先生》导学案时,可以安排“情景表演”这一环节,让学生分别扮演文中主人公藤野先生和鲁迅,通过他们的表演再现当时的情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祖国沦陷时的心情,树立爱国主义精神。五、初中语文导学案问题或习题选择的注意事项1.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不超出课程标准。2.选择初中学生通过阅读能够理解、掌握、运用,由易到难。3.以学生学习方便为准,指明看书的页码和段落,每课尽量有方法和思路的总结的

7、问题。4.把握准确。在编写之前,必须翻阅课程标准,精读全课教材;准确具体制定学习目标,用词上突出知识技能掌握,目标叙述具体可操作;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选用问题或习题教师必须试做一遍,以估计其难度系数。以上是我对导学案的一些认识,导学案的设计操作需要不断研究,挖掘它的潜力,从而促进教学不断推进。5参考文献:[1]陈顽强.新课改的基本理念.[2]叶奕乾.心理学.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