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181376
大小:390.00 KB
页数:60页
时间:2021-04-20
《最新脑脊液置换术后病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脑脊液置换术后病(一)作用原理通过腰穿反复排除脑脊液,同时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注入蛛网膜下腔,以加快蛛网膜下腔积血的清除,降低颅压,减轻对脑膜和神经根的刺激,促进血管活性物质的排除,能迅速缓解头痛和脑膜刺激征,减少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的发生。同时因注入生理盐水,使颅内压保持相对稳定,又稀释了脑脊液,如果还向椎管内注入地塞米松,可起到减少渗出,预防蛛网膜粘连,有助于减轻脑水肿的作用。(二)操作方法一般在发病后1~5天内进行,实施步骤:①术前半小时先给甘露醇和/或速尿降低颅内压;②常规腰穿;③腰穿成功后先测初压
2、,而后缓慢放出脑脊液5~10ml,再向椎管内注射无菌生理盐水或人工脑脊液5~10ml,如此间隔2~3分钟重复一次,使置换总量达到20~30ml,根据需要可达50~60ml,最后1次注入地塞米松或抗生素生理盐水。每隔1~2天置换一次,一般不超过7次。亦可进行不等量置换,即注入总量较放出总量少5~10ml。1.适应症①蛛网膜下腔大量出血,头痛剧烈,脑膜刺激征明显,一般止痛剂无效;②蛛网膜下腔出血者,意识障碍在发展而又无偏瘫体征时;③脑室出血进入蛛网膜下腔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室出血,尤其中脑导水管以下积血时
3、。2.禁忌症①深昏迷、呼吸困难、高热的患者。②有颅内血肿、占位病变、中线移位或脑疝表现者。③首次腰穿压力低于正常、头痛剧烈者,提示枕骨大孔疝的可能,不宜采用。④急性梗阻性脑积水。(五)并发症按照严格的操作方法,掌握好适应症,通常是安全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①颅内感染,如脑膜炎等;②偶有诱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暂时性截瘫甚至脑疝死亡者。护理心理护理清醒状态下接受治疗的患者,多数会产生恐惧心理。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治疗的目的,重要性,治疗过程及注意事项。特别强调置换脑脊液能排除积聚在脑室内的血液,可有效缓
4、解患者脑血管痉挛症状,解除脑脊液循环梗阻的问题。术中配合1.严格控制脑压,避免压力骤减诱发脑疝及新的出血。腰穿成功后,针芯不可突然全部拔除,根据脑压,进行脑脊液置换,手术中若遇有脑脊液血色突然加重时,多提示有新的出血,应即刻终止换并报告医生给予静脉止血剂。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手术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脉搏、呼吸、面色及意识变化,特别是在腰椎穿刺成功,放脑脊液时应随时询问有无不适、观察瞳孔等,有异常立即告诉医师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必要的抢救。术后护理(一)穿刺点护理 用沙布覆盖,局部稍按压后用胶布固定,注意穿
5、刺点有无出血,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避免感染。病室保持安静、避光以保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一般护理置换术后嘱患者去枕平卧4~6h或更长,或采取俯卧位2h,以免引起头疼。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翻身时动作轻柔,按摩双下肢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鼓励清醒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补充所需营养。术后护理(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呼吸、血压、体温变化,及早发现因颅内压骤变诱发脑疝的症状。如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呼吸不规则、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症状时,提示脑疝形成,应尽早报
6、告医生,采取相应抢救措施。术后护理(三)并发症护理①低颅压综合征:过度引流脑脊液可引起颅内压降低,主要表现为:意识淡漠、头痛加重、恶心呕吐等,应停用脱水利尿药物,输入足量生理盐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②再出血:如患者突然再次发生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加重,脑膜刺激征明显,脑脊液转为鲜红,CT扫描发现新的高密度影像,提示发生再出血。再出血一旦发生,应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避免激动,预防便秘,及时给予降压,钙离子拮抗剂、止血、镇痛等药物,病情相对稳定后,继续行脑脊液置换。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根据蛛网膜下
7、腔出血的发病诱因,容易复发再出血的特点,在急性期应嘱其绝对卧床休息,尽量避免一切引起血压和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下床活动、用力排便、喷嚏、情绪激动等。护士应耐心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说明再出血的危险性,以预防发生再出血。在饮食方面,发病后禁食3~5d,如有消化道出血时应适当延长,不能由口进食者给予鼻饲,补充足够热量,控制液体入量,给予易消化饮食,保持大小便通畅。大小便均应在床上,且不可因病情有所恢复而用力排便或下床大小便。出现相应症状体征时如剧烈的头痛时,立即到医院就医。谢谢第二部分:食疗和药膳的理论
8、第一节食物的性能和作用第二节食疗药膳及应用原则第三节药膳的特点分类和配伍第四节药膳的常用制作方法第五节制作药膳的常用中药第一节食物的性能和作用一、食物的性能1、食性:中药四气:温、热、寒、凉。食物三类:温热、寒凉、平性。不同性质食物的功效寒凉类: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温热类: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凡体质偏热者忌吃温热性食物,以免“火上浇油”,而适宜于吃凉寒性食物,以便热证寒治;凡体质虚寒者,忌食凉寒性食物,可进食温热性食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