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肥胖的控制ppt课件.ppt

最新肥胖的控制ppt课件.ppt

ID:62179930

大小:2.20 MB

页数:77页

时间:2021-04-20

最新肥胖的控制ppt课件.ppt_第1页
最新肥胖的控制ppt课件.ppt_第2页
最新肥胖的控制ppt课件.ppt_第3页
最新肥胖的控制ppt课件.ppt_第4页
最新肥胖的控制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肥胖的控制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肥胖的控制肥胖总的发生情况1.我国各地人群超重与肥胖发生率差异较大,北方高于南方,大中城市高于内地农村,女性高于男性,经济发达地区偏高,其中以北京最高,超重与肥胖发生率分别为51.1%、8.7%。2发展趋势一、肥胖概述(一)肥胖的定义1肥胖是一个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致的复杂疾病。2肥胖是一个身体内脂肪过度蓄积以致威胁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31997年WHO宣布肥胖是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二)肥胖分类1)依照发病原因,肥胖可以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2)依照脂肪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分布,肥胖可以分为腹

2、部型肥胖(又称向心型肥胖)和臀部型肥胖(又称外周型肥胖)两种;(3)依据脂肪组织的解剖特点,将肥胖分为多细胞性肥胖和大细胞性肥胖向心型肥胖外周型肥胖(三)肥胖的简易诊断标准:1)体脂百分比法人体总体重可分为脂肪重和去脂体重(瘦体重)脂肪重占总体重的百分比,即为体脂百分比,放映了身体脂肪的含量。人类的健康需要合理的体脂百分比,脂肪比例过高即造成肥胖。判定标准:少年儿童,男生超过20%,女生超过25%;成人,男性超过20%,女性超过30%;即可判定为肥胖。测量方法1、水下称重法2、生物电阻抗法3、皮褶指数二、肥胖

3、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肥胖是指机体脂肪过多,超重是指体重超过正常标准,严格说起来,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体重指数体重指数是世界公认的较好评估肥胖的人体测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BMI=实际体重(kg)/身高(m2)表1WHO根据BMI对肥胖的分级以及伴发病危险性的评估正常范围超重Ⅰ度肥胖Ⅱ度肥胖Ⅲ度肥胖分级适用于西方国家适用于亚太地区伴发病的危险性BMI(kg/m2)18.5-24.918.5-22.925.0-29.923.0-24.930.0-34.935.0-39.925.0-29.9≥30.0≥4

4、0.0平均水平上升中等严重极为严重表2中国肥胖工作组关于肥胖症诊断的建议分级BMI(kg/m2)共患病危险度正常范围超重肥胖18.5-23.924.0-27.9≥28.0平均水平增高严重增高关于体重指数的几点说明:1、虽然体重指数的特点是简便、实用、易于掌握,与肥胖有很强的相关性,受身高的影响小;但该方法的局限性在于不能反映局部体脂的分布情况。2、对于不同的人种,同样的BMI可能代表的肥胖程度不一致3、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时期的儿童,并不适合用BMI来判断(二)理想体重与肥胖度理想体重是以身高为基础按一定比例系

5、数推算出的相应的体重值,也称之为标准体重。(1)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一105(2)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一100]×0.9(男性)或0.85(女性)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关于理想体重与肥胖度的几点说明:1、理想体重与肥胖度的计算方法简单、易操作,不受被试者营养条件、种族及年龄的影响,它的缺点是精确度不高,不能反映局部体脂的分布。2、该方法不适用于超力型的人群。(三)腰围臀围比中国人虽然高BMI者的数量不多,但实际上仍然存在脂肪堆积和脂肪分布异常的现象。W

6、HR是区分脂肪分布类型的指标,WHR偏高者为中心型肥胖;WHR偏低者为周围型肥胖。1998年WHO建议欧洲人男性腰围94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作为临界值;亚洲男性WHR>0.90位中心型肥胖,女性WHR>0.80为中心型肥胖。腰臀比=腰围(cm)/臀围(cm)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很好的反映腹内脂肪的变化;缺点为:测量的经验、手法等会影响测量的结果。WHR=0.7被认为是完美的体型表3不同体重指数与腰围等级的亚洲成年人与肥胖并发症危险性的关系分级BMI腰围水平体重过低正常范围超重Ⅰ度肥胖Ⅱ度肥胖相关疾病危险性低相

7、关疾病危险性处于平均水平相关危险性增加相关疾病危险性中度增加相关疾病危险性严重增加相关疾病的危险性处于平均水平相关疾病的危险性增加相关疾病危险性中度增加相关疾病危险性严重增加相关疾病危险性非常严重增高<18.518.5~22.923~24.925~29.9≥30男<90女<80男≥90女≥80(四)密度测定法水下称重法按阿基米德原理,用人体排水的体积和在水下减轻的重量来计算身体的密度,从而得出脂肪占体重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人体体积=(陆地体重-水下体重)/水的密度人体密度=陆地体重/人体体积体脂百分比=(4.5

8、7/人体密度-4.412)×100%该方法的优点是结果准确;缺点是耗时多,所使用仪器不便携带,需要被测量对象的配合,在老人和儿童中使用困难,不能测量局部体脂量。第二节肥胖的危害肥胖的危害从健康的角度从社会的角度从经济的角度从心理角度一、肥胖与Ⅱ型糖尿病1、BMI指数与Ⅱ型糖尿病2、近年来明确提出中心性肥胖与Ⅱ型糖尿病相关更为密切。二、肥胖与心血管病1、肥胖是发生高血压的独立危险性因素研究资料表明收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